微传播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的成因特征

时间:2024-02-12 点赞:49512 浏览:10115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舆论论文范文属于广播电视播音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舆论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微传播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的成因特征相关新闻传播论文。适合舆论及事件及网络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舆论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web2.0时代,微博成为突然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引爆点,网络舆论如何在微博里面形成,表现出怎样的传播特征?本文试以“薄王事件”在新浪微博中的传播为例,论述“微博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成因以及特征.

【关 键 词 】微博;突然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特征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开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众以微博为载体发布微信息、表达微意见,通过裂变式转发评论形成爆炸式网络舆论,倒推突发公共事件真相的披露,不仅如此,微博还“引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协同跟进,多管齐下影响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进程.本文试以“薄王事件”在新浪微博中的传播为例,论述“微博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原因以及特征.

一、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含义

所谓舆论即“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性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城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网络舆论即“网民对焦点事件或新闻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意见或言论.” [1]


微博中的网络舆论作为网络舆论的一个特殊分支,其形成原因和传播特征既保持着网络舆论的一般性质,又呈现出微博时代的特殊样式.

二、微博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原因

微博时代的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突发公共事件受关注度高、传统路径的封闭,通气口被堵死、微博自身的属性,从而为网络舆论的爆发提供另外路劲等因素相关.

1、突发公共事件受关注度高,是网络舆论形成的根本原因.突发公共事件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故.具有突然爆发、难以预料、必然原因、严重后果、需紧急处理等特性,足以使得突然公共事件成为受众的关注焦点,为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公众普遍渴望获取突发公共事情发生的原因、最新进展、处理结果乃至事件背后真相等相关信息,呈现出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饥渴的状态.同时,受众的高度关注,紧逼真相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滞后,为公众议论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话题空间.

2、传统路径的封闭,使得舆论的产生只能另辟蹊径,为网络舆论形成提供了可能.突发公共事件可能牵涉到各方利益集团以及造成严重社会效果,按照传统报道思维是控制,要么不加以报道,要么严格与政府消息保持一致,从而导致传统传播路径的封闭,公众知晓事件的机率变小,舆论在还没有形成的过程中偃旗息鼓.微博时代,使得掩饰和淡化真相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同时使舆论的形成摆脱传统路劲的窠臼,得以另辟蹊径.

3、微博自身的属性,为网络舆论的爆发提供路径.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传播形态,在促生网络舆论的形成方面力量十足.微博的即时性特征,使得先于其他媒介成为触发舆论的先锋,微博的开放性特征,使得能够将广泛、多元的网民意见集成于舆论的广场,另外,微博的草根性特征,将平时“沉默的大多数”与舆论领袖拉到一起,微博为其共同发声提供了自主平台.[2]

“英雄、休假式治疗、美领事馆、政治避难”等一连串关键字足以让“薄王事件”成为2012年国内最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因为事件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或选择观望失声,或不得不以消息为标准进行报道.一边万马齐喑,另一边却万马奔腾.自媒体抢占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场,通过对“薄王事件”中一些蛛丝马迹的自发传播,几乎引爆整个微博世界.

三、微博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形成过程的特点

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众对信息的饥渴,使得信息飞速的运转,裂变式传播,加上舆论领袖的推波助澜,使得网络舆论逐渐形成,最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又呈现出五个比较典型的特征.

(一)网络舆论裂变式传播、巨变式爆炸

当一个事件和议题产生后,微博发布和获取信息的自主性以及客户端的便捷多样性特征,为网民自由表达言论,获取事实真相提供了技术平台.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网民意见会以裂变式的路径传播,逐渐形成群体舆论,甚至最终达成倾向一致的公共舆论,形成巨变式爆炸,如同滚雪球般不断衍生、聚合、裂变、扩散,其传播的速度、波及的广度及影响的力度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

在“薄王事件”中,网络舆论裂变式传播巨变式爆炸表现得最明显的阶段包括舆论围绕是否进入美国领事馆、温家宝答记者等事件进展的关键点上.比如,事件的引爆点,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微博“副市长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截至目前,其转发量达到61683次,评论达到22573条;新浪头条新闻发布的微博“决定,薄熙来不再担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由张德江兼任”,其转发次数高达100174次,评论达38423条.

(二)网络舆论碎片式发布、互动式博弈、拼图式构建、渐进式真相

微博的开放性、平民性和及时性特征,使得信息甚至快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夹杂着可信与不可信的信息以碎片化的方式第一时间呈现.微博具有的更新、评论、转发、收藏状态四个功能,可以让微博用户根据自身对突发事件的认可程度,通过评论、转发等互动形式,与其他博友交换看法,以拼图式的方式,逐渐形成对某焦点事件表现出趋同的意见和言论.网络舆论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动态信息交流过程从而形成,并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作用,倒推着掌握信息的权威机构澄清事件真相.

早在2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证实于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之前,微博已经开始谣传“重庆政治地震”,一些网民通过上传类似成都驻美领事馆有大批警车等照片、以及发布他们从相关人士处获得的零星信息,来求证传闻的真伪.在这一求证的传播过程中,大量的网友转发评论该事件,通过互通有无、去伪存真、合理推论,微博中的网络舆论几乎直逼该事件的真相.随后《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等传统媒体不断跟进,推动事件的进一步公开化.当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还原事件细节以及追根溯源上囿于各种限制时,自媒体再次体现其开放性,网友通过信息的互动再次将该事件的细节逐步剖析出来,并拼盘成合理的逻辑. (三)网络舆论颠覆式传播与非理性情绪宣泄

网络各种舆论交锋时,常常是批评舆论压倒正面舆论,呈现出颠覆式传播特征.探究其原因,一是突发事件本身作为负面新闻、负面事件、负面话题更具有天然吸引力,引发人们探究讨论,而且一般情况下人们发表批评性意见要比发表肯定性意见的动力更强.二是参与制造网络舆论的人群大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更愿意以批评的角度来解读.三是批评舆论场一旦形成就会自行强化.由于肯定性意见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多数网民选择沉默,造成批评意见一边倒的态势.[3]

当“薄王事件”发展到后期,网络舆论走向纵深,逐渐拓展到评价薄熙来功过、“重庆模式”等问题时,微博中网络舆论呈现出倒薄舆论居多,挺薄熙来舆论偏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另外,比较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甚至谣言等非理性色彩的言论伴随着网络舆论的形成而产生.这一是与微博低门槛为网民提供宣泄平台有关;二是现实世界的模糊和个人成见的限制导致非理性色彩的舆论难以避免.

有网友围绕该事件将薄熙来个人家庭隐私,包括其儿子薄瓜瓜的情况、以及主政大连商务部时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引来网友对薄熙来个人的如潮恶评.

(四)舆论领袖摇旗呐喊集聚舆论

舆论领袖以名人、知识分子、接近信源等身份传播信息表达公意,甚至通过表达自身观念将散乱的网络意见集聚成为群体舆论.如果该群体意见本身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公共舆论也会随之而成.

随着“薄王事件”调查不断深入,网络舆论已经开始从关注事件本身转变到对薄熙来政绩“重庆模式”的评价.舆论领袖各持己见自圆其说,形成一个一个舆论场,在舆论场内部获得认同形成群体舆论,在舆论场外部与其他的舆论场进行此起彼伏的观点交锋,群体舆论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或形成更有影响力的公共舆论或逐渐消失或对立.比较明显的是以《南方窗》主笔为代表的李北方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关于是否有“重庆模式”之争.

(五)网络舆论信息窄化带来视野窄化

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杉斯坦(Cass Sunstein)在著作《网络共和国》中首次提出来信息窄化(information narrowing)概念,他认为“网络让人们更容易获得的是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事实上人们得到的是‘窄化’的信息,很多的网站也不和与自己立场相反的网站链接.而在一个真正的的环境中,信息应是多元的并且不是我们事先选择的,在其中我们还拥有一些共同的经验.”他甚至认为,“信息窄化可能导致人们眼界窄小.”

导致信息窄化的原因包括个体认知过程的选择性、网络群体的从众心理以及网络传播中“沉默的螺旋”.[4] 凯斯杉斯坦早在2002年互联网的开始加速发展时,已经观察到网络空间的活动越来越呈现信息窄化的现象,进入web2.0时代,信息窄化的概念同样在微博的舆论传播过程中有明显的痕迹.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无法及时从权威消息源、主流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转而在微博平台,往往又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舆论领袖已经过滤的信息、已经形成舆论并且还在不断壮大的信息、甚至受众本身不赞同但已经成为“主流”舆论的信息,加以关注评论转发.

在“薄王事件”中,关于是否存在“重庆模式”的争论,“左派”支持“重庆模式”,则反对“重庆模式”.大多数公众在转发评论微博时,会选择能够接受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观点.这导致公众对于该事件的认识存在单一化的趋势.

四、结语

网络舆论传播开始进入微博时代,虽然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式,拥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其发展前途自然不可限量,但同时微博舆论中也夹带着谣言、网络语言暴力,因此只有清楚的了解微博中网络舆论背后的形成脉络和特征,才能更好地利用微博,发挥其在转型社会、国家改革中的舆论倒推作用.

注释:

[1]陈力丹.舆论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

[2]杨维.论微博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作用[J].现代试听,2011(1).

[3]柯缇祖.网络舆论特点研究[J].红旗文稿,2011(15).

[4]孙瑞英.网络信息窄化的心理学解析[J].情报科学,2010(11).

相关论文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媒体

这是一篇危机有关本科论文范文,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媒体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是新闻社会专业与危机及事件及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相关的免。

微博时代的公共新闻实践

本论文为媒介方面有关新闻硕士论文,关于微博时代的公共新闻实践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可用于媒介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

简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作用

为您写互联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互联网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简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作用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包括关于互联网及。

微博时代政府形象的科学传播

该文是大众传媒专业互联网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互联网相关毕业论文提纲,与微博时代政府形象的科学传播相关论文例文,适合互联网及政府。

昆明“3·01”暴恐事件的网络传播链

这是一篇网民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昆明“3·01”暴恐事件的网络传播链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专业与网民及媒体及舆论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