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中的王韬

时间:2024-04-16 点赞:46764 浏览:9081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博物馆论文范文,博物馆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跨文化传播中的王韬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博物馆及文化教育及中国科技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博物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概括王韬的一生,总体来说,可用四个关 键 词 :“编译书籍”、“创办报刊”、“游历海外”、“教育兴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的深入使跨文化传播的主线渐渐明晰.尽管从新的角度透视王韬的一生已成趋势,但零散的材料间缺乏有效联动影响了研究向纵深推进.本文侧重分析王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表现及其背后的心理变化.

【关 键 词 】王韬 跨文化传播

一、“王韬研究”分期概述

在传统向现代演进的时代,王韬成为“口岸知识分子”①的典型代表,经历从“文人”到“译者”的蜕变.七十年的人生几经跌宕:译书、办报、游历、教学,柯文笔下的“新人”在中西文化与信仰的冲突中探索着.毋庸置疑,他是学者、政论家、文学家.但放眼流淌近代中国的滚滚“西潮”,一个头衔或许更配得上他的贡献——中西文化传播中的先行者.

党月异②《王韬研究世纪回顾》把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王韬研究大致分为始发期、持续期、发展期、深入期四个阶段.最近的一个阶段是从1990年至今,这个阶段的研究在王立群看来“突破了前期研究王韬生平和笼统整理介绍王韬著作的局限”③,全面而细致地考察了王韬的各种思想和活动.九十年代以后,相继问世的研究专著主要有两部《王韬评传》(忻平④1990、张海林⑤1993)、《王韬年谱》(张志春⑥1994)、《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2012年,王立群《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采用原典实证的研究方法,全面考察了王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活动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给他观念上带来的变化.目前,这种对主人公跨文化传播中表现的关注已逐渐开辟出研究王韬新的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党月异在《王韬研究世纪回顾》中把王韬的事业划分为“报刊事业”、“中西文化交流”和“翻译事业”三个方面.总体看似没有问题,但细究起来却值得商榷.站在跨文化传播的角度,三者之间有重叠部分,翻译书籍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形式之一,而《循环日报》的创立尤其是政论文体的大量采用,其实同样是在给民众灌输西方制度思想,增进民众对西学世界的了解.

二、王韬与中西书籍互译

王韬不仅协助麦都思将《圣经》等宗教作品翻译成中文,也在英华书院同理雅各合作将儒家经典译成英文.此外,王韬还与传教士合译过不少科技类书籍,如《格致新学提纲》、《华英通商事略》等.尽管著述颇丰,王韬的工作场所却主要集中在上海和香港两地.

1.上海墨海书馆

选择步父亲后尘前往墨海书馆的王韬,最有可能是出于经济利益.王宏志⑦ 《“卖身事夷”的王韬:当传统文士当上了译者》力主此类观点并结合证据详尽剖析.关于他在上海13年的翻译工作,有学者将其大致分为两期:前期以《圣经》、中文赞美诗等宗教作品为主,后期以科技、贸易类书籍为主.柯文的专著《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提供了王韬参与《圣经》翻译的相关细节,包括成员构成、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等.就王韬对两期工作的态度而论,不少学者从王韬的自述中得出大体一致的结论:前期“消极应付、厌恶不已”,后期则“积极参与、引以为傲”.童元方和王立群等都察觉到了主人公前后微妙的心态变化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在王立群的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里,将前期厌恶抵触的原因归结为传教士中文功底差劲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内在抗拒”.童元方⑧《论王韬在上海的翻译工作》认为,后期翻译寄托了王韬“经世致用”的抱负.“以器通‘道’、藉‘器’见‘道’, 因中西之道相通而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构成了佣书墨海的王韬独树一帜的思想内涵.不论王韬自身是否满意,他的翻译工作却在“第60届传教大会报告”中得到高度肯定,罗香林⑨《香港与中西文化交流》也对王韬参与的“代表本”《圣经》报以“文辞雅达、音节铿锵”的肯定.

2.香港英华书院

1862年,因政治避难而客居香港的王韬给理雅各当起了助手,工作性质与在上海类似——翻译.不同的是,这次是把儒家经典译成英文,使“东学得以西渐”.王立群《王韬与近代东学西渐》肯定了王韬在中西文化传播中的突出贡献,并在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勾勒了王韬参与的不少细节,比如面对浩如烟海的各家注释,王韬不因个人喜好偏重一门一派等等.在英华书院的几年时间里,王韬直接参与翻译的经书共5部,分别是《书经》(第3卷)、《诗经》(第4卷)、《春秋》、《左传》(第5卷)、《礼记》(第7卷).在与传教士的合作中,“华夷之辩”的心态普遍存在于传统文士的内心.如果说在上海翻译《圣经》的王韬多少存有“获罪名教”的痛苦与不安,那在香港翻译《中国经典》则充分填补了他“宣孔孟之道于西土”的虚荣心.王志宏《当传统文士当上了译者》深刻洞察了王韬的上述心态,并把这次的跨文化传播与中西文化的第一次接触进行对比,得出了“尽管传播方向各异,却都秉承‘以儒学为重心’”⑩的结论.由于在上海有着十几年与西人合作译书的经验,外加自身深厚的经学功底以及对“东学西传”的积极态度,王韬在英华的表现称得上可圈可点.理雅各将其誉为“最博通中国典籍”的学者.王立群《王韬与近代东学西渐》也认为正是王韬扎实细致的工作使译作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三、王韬与西学论著编撰

王韬一生著述颇丰.据学者统计截止目前约有40余种.这些书目中,涉及西学与中学的含量大体相当,而站在历史角度看,显然对西学的介绍更具分量.

1.科技类书籍编撰

王韬在上海除协助麦都思翻译《圣经》外,还花费大量时间与其他传教士们合译科技类书籍,主要有《格致新学提纲》(与艾约瑟合译)、《重学浅说》(与伟烈亚力合译)、《光学图说》(与艾约瑟合译)、《西国天学源流》(与伟烈亚力合译)等四本.《弢园著述总目》中对此做了记载,一部分学者如宋建昃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王韬》、童元方《论王韬在上海的翻译工作》等都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考证和详尽分析.作为“译者”的王韬工作同时也留心西学知识,竭力让自己成为“学者”.并在工作之余以上述四部译本为原始材料,另外编撰了《西学原始考》、《西学图说》、《泰西著述考》等三部著作.王立群在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逐本考证了其内容和材料来源.可以说,王韬在介绍和传播西方的科技知识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在中西科技交流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2、文史类书籍编撰

在国外文学作品翻译方面,王韬可谓是最早的“试水者”.李景元⑿《王韬和他的翻译事业》指出翻译外国文学的第一人不是林杼而是王韬,并将法国《马赛曲》的早期翻译归功于他.此外,这篇论文还引述和评价了王韬“选材必严,取材必富,擦言必雅,立体必纯”的翻译主张.

在王韬的众多著作中,世界史方面的研究占有相当比例,其中尤以《法国志略》和《普法战纪》两部影响最为深远,在当时的中、日两国均引起较大反响.邹振环⒀《最早由中国人编译的欧洲战争史》介绍了王韬编撰的历程,并给予《普法战纪》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近代世界史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欧洲当代专史”.忻平⒁《王韬与近代中国的法国史研究》则从体例、内容、评析等方面深入解读了这两部史著,认为“王韬治法国史绝非单纯为学术”,还寄托了个人“振兴中国”的夙愿.王韬对以法国史为典型代表的世界史的编撰对近代国人观察世界提供了全新窗口,引导人们通过阅读西方各国历史来深入了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

3.贸易类书籍编撰

1857年,王韬与伟烈亚力合译的《华英通商事略》问世,并于同年在《六合丛谈》连载.对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家来说这部著作的意义可谓非凡,而“中国欲制西人以自强,亦莫如由商务始”的见识更是卓然超群.张广杰⒂《王韬商本思想论略》认为王韬的“商本思想”成形于欧洲游历归来以后.但不可否认,“羁旅香海”尤其是编译了《华英通商事略》之后的王韬在某种程度上已开启思想的转型.

4.综合类书籍编撰

1853年,王韬逐步参与《中西通书》这部综合性科学刊物的翻译与编订,并为之作序.序中,王韬以“用心不专”、“墨守成法”概括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王立群在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认为“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先进的观念”,并进一步揭示出王韬在编撰西学书籍过程中思想转变的信号.

四、游历海外、宣道异域

跨文化传播的形式除了以文字为载体的书籍,还有以声音为载体的演讲以及衣食为主体的习俗.按当时的条件,除了第一种方式的传播能做到跨越时空外,对于后两种来说则必须亲历亲为,零距离沟通.作为早期踏上西土的传统知识分子,王韬在幸运之余也多了份责任.

1.欧洲之行

1867年,王韬随理雅各前往英国,游历欧洲近三年时间.这期间,零距离接触西方文明的王韬逐步意识到中、西文化具有各自特点,无分贵贱.但彼此缺乏了解的事实让他自觉的承担起传播儒家哲学与文化的使命.通过《漫游随录》不难发现,王韬跨文化传播的一条主要途径就是演讲,地点包括在理雅各故乡亨得利的教堂、在金亚尔乡书院、在爱丁堡的教堂、在牛津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对此,王立群在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据她阐述,在王韬的演讲中,“吟诵诗词”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就演讲的反馈效果来看,王韬自己是比较满意的.不是“诸女皆相顾微笑”⒃就是“一堂听着,无不鼓掌蹈足,同声称赞,墙壁为震”⒄等等.当然,这样用词难免有夸张成分,但不可否认这样的传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一部分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另外,演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精通汉学的理雅各的穿针引线,是他劲道的翻译让王韬的讲述精彩纷呈.

逗留英伦期间,王韬曾将所带的中国典籍赠送给牛津大学和大英博物馆,被誉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盛举”.对于这起“置书英国事件”的几个细节如“书籍存放何处?”“共多少书籍?”“是赠还是买?”等,多位学者间存在争议.田正平、叶哲铭⒅《重新认识王韬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的置书英国事件》梳理了各家的意见,推测出王韬置书地应为大英博物馆,有203本共712卷中国书,被购买的可能性大.

2.日本之旅

1879年,王韬开启历时百日的日本之行,并据此写下《扶桑游记》.但实际上,他对日本的关注早在墨海书馆时便已出发.通过英美传教士,王韬逐步意识到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变化.而凭借几部欧洲史著蜚声海外的王韬受邀前往日本进行文化交流.舒习龙⒆《晚清江苏人与日本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将王韬在日的文化活动做了大体描述,主要是与日本文士“相互拜谒、切磋学问、探讨诗词”.此外,舒习龙还进一步把这些文士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华文明的钦慕者;另一类则是西方文明的同路人.

关于王韬对日本态度的嬗变和矛盾,王立群《从王韬看十九世纪中叶中国文人的日本观》认为,在王韬笔下的日本西化运动是彻底的,单从日本角度看值得肯定,但崛起后的日本不断以威胁中国为代价则令王韬无法释怀.此外,王立群还提出,“对中国文化在日本遭遇的冷落,王韬也深感惋惜和遗憾.”⒇

五、王韬的办报经历

在近代口岸知识分子中,王韬的影响力可谓巨大.究其缘由,除游历海外的特殊经历外,离不开办报活动的推动.学者王立群在专著《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按时间顺序,将其办报经历大致梳理如下:参与《遐迩贯珍》文字校对和发行、兼任《孖刺西报》中文附录《近事编录》编辑、香港《华字日报》主笔.1874年,《循环日报》创办,王韬的新闻事业步入顶峰.

《循环日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内容方面提出“君主立宪”等政治改良方案.形式上,政论文体则开启一代文风.王韬晚年,一部分政论文章被汇集成《弢园文录外编》出版,成为后人研究其新闻思想、改良思想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六、王韬与格致书院


在李鸿章的默许下,王韬回到上海,为洋务运动献言献策.当初正因科举而受拒仕途之外的王韬,在人生最后的十几年里把大部分精力留给了“教书育人”,在格致书院践行自己“传播西学、教育新人”的教育理念.通过王韬《格致书院课艺》和傅兰雅《格致书院会讲西学章程》,不少学者(如王立群)认为,王韬接管下的格致书院与传统教育相比,从招生到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另外,王尔

本文是一篇博物馆论文范文,博物馆方面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跨文化传播中的王韬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博物馆及文化教育及中国科技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博物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敏专著《上海格致书院志略》对王韬在书院“考课”等一系列举措进行详细考证和记录. 结语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王韬的研究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几百篇论文的发表和五部专著的出版就是最好说明.尽管如此,对王韬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一方面新的史料不断被挖掘和整理,如浙江师范大学的陈玉兰《王韬著作整理》项目获得高校古委会规划立项等;另一方面,新的理论视角不断涌现,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史学等领域的共同推进和交叉分析或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流.

相关论文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叙事策略与效果

本论文是一篇喜宴类有关新闻传播论文范文,关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叙事策略与效果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喜宴及文化及观。

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纪录片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广播电视播音专业与纪录片及文化传播及文。

跨文化传播的性质

关于传播学及意义及文化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传播学方面新闻传播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跨文化传播的性质相关论文范例,对写作传播。

影视剧中的跨文化传播

此文是一篇观众论文范文,关于观众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影视剧中的跨文化传播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观众及文化及电视剧。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

这是一篇关于文化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相关硕士毕业论文。是校园文化专业与文化及民族文化及民族方面。

中国民族电影跨文化传播现状

这是一篇关于电影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中国民族电影跨文化传播现状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与电影及中国电影及观众。

太极拳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定位

该文为体育文化方面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太极拳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定位相关新闻传播毕业论文,可作为广播电视史专业体育文化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