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82例临床与早期诊断

时间:2024-01-21 点赞:47179 浏览:9264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医学院论文参考文献,关于川崎病82例临床与早期诊断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医学院及参考文献及病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医学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4-8824(2007)-9-0035-01

关 键 词 川崎病 早期诊断 临床分析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因之一.但该病迄今为止病因尚未明确,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程中出现的一组临床表现而缺乏特异性的病原学依据,为此,我们对82例川崎病患儿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以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川崎病患儿82例为1994年1月~2005年1月于我科收治的住院患儿,参照第三届国际川畸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988年12月修订)进行诊断[1].典型病例60例,非典型病例22例.男50例,女32例,男女比例为:1.5:1.年龄3个月-12岁,3岁以下患儿占63%.

1.2 临床表现 82例KD患儿均有发热,平均热程1.6周,多为弛张热39例,热型不规则28例,稽留热15例.皮疹72例,分别表现为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等皮疹.51例在病程2.7天出现手足硬性水肿,在发热的第5-14天出现典型的指(趾)末端膜状脱皮66例,持续5-8d.发病早期(5d之内)出现肛周皮红潮红23例,持续3-6d,其后发生膜样脱皮;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3例.12例合并支气管肺炎,9例有腹泻,血尿3例,1例合并败血症.

1.3 实验及辅助检查

1.3.1 外周血检查55.7%在病程早期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78.6%的患儿血红蛋白降低,病程1周内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者分别占83.7%和81.5%,病程1周内80.7%a2球蛋白比例升高,病程1周后血小板计数升高者占81.2%.其中血沉增块、血红蛋白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升高在病程的第3天左右出现.


1.3.2 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扩张39例(47.5%),冠状动脉瘤6例(7.3%),最早在发病后3d即可检出冠状动脉扩张和辉度增强.

2.讨论

川崎病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高,但仍好发于6~18个月婴儿,男孩较多,男女比例为1.3~1.5:1,无明显季节性[2].本组资料男女比例为1.5:1,年龄分布以婴幼儿为主.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但疾病早期特征性表现多数不可能同时出现,不少病例不能得到早期诊断.现在国外已广泛采用美国心脏协会(AHA)制订的诊断标准,把一些实验室检查指标作为参考标准[3].实验室检查本组资料分析显示,78%以上的病例都具有血沉增快、血红蛋白降低、a2球蛋白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升高的特点,其中血沉增块、血红蛋白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升高又在病程的第3天左右出现,有助于早期发现川崎病,与文献报道一致[4-5].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辅助诊断中价值较大,本组资料显示最早在发病后3d即可检出冠状动脉扩张和辉度增强,与文献报道一致[6].本组大多数病例症状的发生顺序为发热、球结膜充血、皮疹、口腔粘膜改变及手足硬肿,部分患儿在疾病早期即出现肛周潮红及膜样脱皮,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有助于川崎病的早期诊断[7].

综上所述,本临床研究表明,临床表现上,肛周潮红及膜样脱皮及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可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更有助于早期诊断,把血沉增块、血红蛋白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升高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更可以提高早期诊断效率.

相关论文

胸部结节病36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

本文是一篇医学影像论文范文,医学影像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胸部结节病36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医学影像及。

川崎病临床特点与误诊

这是一篇关于症状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与川崎病临床特点与误诊相关硕士学位论文。是论文摘要专业与症状及目的及败血症方面相关的免费。

手足口病279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本文是一篇手足口病论文范文,关于手足口病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手足口病279例临床观察与护理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手足口病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