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

时间:2024-03-20 点赞:49232 浏览:9931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属于参考文献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相关毕业论文提纲,与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代码。适合大学生及图书馆及参考文献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现状、问题与根源,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对策,认为应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充分利用社会变革的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形成.

【关 键 词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发生了多层面、多方位的深刻变化,出现了各种思潮的激荡、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的冲突,并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使他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行为与党保持高度一致,成了十分重要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压力、灾难与迷茫,人们在享受自身发明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尤其是精神信仰上的迷失.面对这一切,不少大学生也在逐步失去方向,丧失信仰,陷入到一个毫无目标的困境中无法自拔.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在这种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表面富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落后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曾经说过: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泛滥,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而中国现存的如贫富差距问题、官僚腐败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等更使得一些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失之偏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由于国内、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迎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现状与存在问题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对广东、广州、北京、吉林和四川等地一些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状况进行的调研显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例如,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57.4%的学生认为通过近年来的政治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越来越明白了;而认为理论学习有一定效果的也达到了32%;78.3%的学生赞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但部分学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也是事实.

中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在理解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加以认可和拥护,一般以学习政治专业的学生居多.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完全是一种自觉的而非被动的行为.这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被某种力量所强制,更不是受某些个人私利所驱使.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信仰看待.第二种是只凭着自己的粗浅认识,并非人云亦云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般以关心国家大事、喜欢“两课教育”的学生居多.这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拥护是真诚的,他们知道没有的正确领导,就不会拥有眼前的一切,而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信仰的,因此,他们既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的信仰,又真心的拥护中国.但这些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却并不完全知道为什么要信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第三种是内心并不十分认可,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去“信仰”马克思主义.这类学生清楚地知道,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中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把自己和马克思主义联系在一起,就不可能有发展,于是他们可能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去“拥护和信仰”马克思主义.

2.问题的根源与特点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研究发现:多数大学生的精神信仰是科学的、合理的,他们能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看待现实社会、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及模糊的倾向,不够关心国家政治等问题.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力度,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人为本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塑造大学生的健康政治人格.

(1)主观方面:学生们主观上重物质,轻精神,重视短期行为,忽视长期利益.许多学生只对专业课和自己认为有用的课程感兴趣,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或是只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没有实际作用,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迷茫、困惑和动摇.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党的领导产生了怀疑;有的跑到封建迷信市场上寻求精神寄托;还有的宣传“共产主义渺茫”论,这些现象都是大学生信仰问题在主观方面的表现.

(2)客观方面:①高校对大学生的信仰问题重视不够.有些学校把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归结于学生本人,认为信仰什么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对大学生的信仰问题不能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以至于在出现问题时不愿承担责任.②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宣传过程中,教学方法陈旧,理论脱离实际.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信仰教育的形式、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而且在教育和宣传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强调理论高度,空话、套话多,严重脱离实际,其结果往往使学生们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③从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理论教学的队伍师资力量和理论水平不高,无法与时俱进.许多教师,尤其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青年教师,对待工作热情不高,不注重理论水平的提升,以至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指导学生树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④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及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教师重视不够.许多人往往认为只有专业能力不强的教师才去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或从事辅导员工作,岂不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比讲一门专业课难得多,而这种认识无形中也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及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教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⑤“两课”教学内容覆盖面过大,侧重点不明确.根据国家规定,各大院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学习都做了明确规定,建立了一套规章制度.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将所有的此类思想全部学完,并有所理解,以至于成为一种信仰是不切实际的.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对策

1.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信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但是在大学生中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现象.为此,在新形势下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它同样也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只有大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定位才能为祖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尽其应尽的责任.马克思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是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生道路的系统反思;是爱智慧以及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学.因此,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作用,全面深入了解和挖掘具有普遍价值的理论哲学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和社会潮流的前进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

高校强化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首先应进一步明确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战略意图的自觉意识,明确其政治性的、社会性的和指向未来的实质与核心价值.高校德育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根本上是“准备”性、积淀性的,不宜过于急功近利,要正确处理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问题,正确把握理论教育的主要目标指向.当前大学生理论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针,最为突出的要求是回归生活世界,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契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相适应.实现这一要求,是一个高度理性自觉的过程、强化“问题意识”的过程,甚至是一个高超的艺术设计过程.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我国也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新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出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对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虽然做了许多努力,但又是很不够的.从主体的角度看,当务之急是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以宽广而深邃的理论视野,脚踏实地地研究当今时代新变化,用科学理论武装人.

3.充分利用社会变革的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形成

应充分利用社会变革的积极影响,抑制社会变革的消极影响,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形成.从着力优化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过程入手,一要在社会变革中坚持正确的大学生政治信仰导向;二要在社会变革中明确正确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目标;三要在社会变革中掌握大学生政治信仰发展的规律;四要顺应社会变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五要在社会变革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六要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七要立足于现实,健全完善社会政治实践的保障制度.这些对策对保证我国政治的稳定、促进政治文明的提高,以及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雄、吴鲁平.“新新人类”第五代青年的特点.青年研究,2002.07.

[2] 杨萍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环境现状及优化.南昌高专学报,2010(2).

[3] 何益忠.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差异性.理论月刊,2009(12).

[4] 邓小兵、王克念.21世纪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点与立足点.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3).

[5] 张珊珊.学生的期待视野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5).

(上接第168页)

综上所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其中,毕业生就业难应该从学生自身着手更为容易,只有从自身找原因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拥有真才实学,同时转变观念,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获得理想的职业.

【参考文献】

[1] 武小清,刘蔚.以就业模式为导向 推进基础医学教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2] 李琦,马维红.新形势下引导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探析[B].华夏医学,2010(5).

[3] 李伟.目前医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

[4] 聂国胜,续敏.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0)116-117.

[5] 孙英梅,岩磊.医学生就业与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双赢道路.现代医院管理,2009(6).

【作者简介】

徐晓慧(1991.2-)女,山东省青岛胶南市人,德州学院在校生.

(上接第171页)

料,充分了解教师需求,主动为师生提供服务.其次,要掌握一些所在院系的专业基础知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把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与本学科相关的资料收集起来,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对资料室文献资料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编制教学科研需要的专题书目、题录、索引,建立一套集资料、图书、工具书、期刊、论文、检索、会议、情报为一体的文献管理和服务体系,真正发挥院系图书资料室的作用,切实提高院系资料室服务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5.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图书资料信息利用能力提升培训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院系学生越来越多.面对资料室繁多的中外文图书资料,他们常常不知从何入手去查找他们所需要的资料.要为学生开设图书资料信息服务讲座,讲解“如何有效利用图书资料”,介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各专业重要期刊和图书等,增强学生的检索能力.特别是要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进行图书资料信息利用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利用文献资料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熟悉资料室文献资料信息情况和服务功能,掌握专业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和技能,提升对信息吸收、选择和运用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图书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院系资料室在服务学科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效能.

【参考文献】

[1] 张文苑.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7).

[2] 王.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探讨.情报探索,2018(4).

[3] 林丽.高校系资料室信息资源的建设.琼州学院学报,2008(4).

[4] 李雪芬.高校院系资料室发展瓶颈及创新模式探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

【作者简介】

杨 敏(1969-)女,陕西教育学院师资培训学院馆员.

相关论文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信仰及市场经。

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蒙教育

本文是一篇启蒙教育论文范文,启蒙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蒙教育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启蒙教育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