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的“食人主义”翻译观

时间:2024-02-09 点赞:48254 浏览:9615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文学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关于“解构”的“食人主义”翻译观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翻译及参考文献及原著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翻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食人主义”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翻译观有相似之处.“食人主义”翻译观的实质在吸取殖民宗主国语言文化的营养以丰富被殖民国家本土语言文化.翻译更多是一种“转化”,不应过度强调解构主义原著作者的“死亡”和读者“再生”.翻译并不需要毁灭原著作者,而应该为原著的进一步存在创造潜能.

关 键 词 :翻译研究 解构 食人主义

1986年罗斯玛丽·阿罗约(Rosemary Arrojo)于巴西圣保罗出版了一本小书,名为《翻译工作坊》.在论及泰特勒《翻译的原则》时,阿罗约从原文本作为“神圣原著”这一问题出发开始讨论,后该论题成为了争论的焦点在巴西争论了好几十年.这一讨论与国家殖民史有密切关系,翻译被认为是摆脱过去殖民枷锁的形式,包括摆脱欧洲强势文化价值观的统治.从20世纪20年始“食人主义运动”(Anthropophagy Movement)作为政治抵抗的形式席卷了整个巴西,其目标是要重新发现被强势欧洲文化压抑下的本土文化价值,吞噬工业化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并将其价值观吸入本土文化.到了20世纪60年代两位著名的巴西诗人和翻译家Haroldo de Campos兄弟在其著作中再次提及这些概念,他们把材料看作是生成的具有创造性的文本.他们用“食人主义”做比方,开拓了“第三世界的翻译模式”,其意义并不在于否定或忽视其他文化价值观,而在于先对有营养的外来文化价值观进行吸收,之后再进行再创造以丰富本土文化元素.这样“食人主义”从起初的政治抵抗运动转变为反对英美文化霸权,后有又变为在后现代翻译理论中获得新意的一种“翻译哲学”观.


20世纪80年代的巴西,翻译争论主要体现在对代表殖民者中心文化的原著权威地位与代表被殖民边缘文化自由翻译之间的争执.文本“食人主义”阐释意在创造一种对“殖义”的新解读,就是要在翻译中产生出各种不同话语,对“原著”与“翻译”间的权利等级提出挑战.这正是罗斯玛丽·阿罗约的出发点.运用德里达解构主义方法,阿罗约对西方哲学传统上迷恋书面字词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提出了质疑,逻各斯中心主义其实就是传统翻译理论的根基.泰特勒在1791年《论翻译的原则》中就曾指出,翻译应该是对原著思想的完全复制.然而在德里达看来,文本不可能有固定最终的意义,每次新的阅读都会导致一次新的翻译.翻译家扮演的是作家的角色,“神圣原文”概念或尝试完全复制原著作者的意图被解构.

阿罗约意在指出传统翻译理论的不完整性,特别是泰特勒(1971)、卡特福德(1965)、奈达(1964)和之后的斯坦纳(1975)翻译理论.阿罗约认为文本主要是对单个读者进行解释的结果.因此阅读并不仅仅是传递原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更应是产生出新的意思.阿罗约进而指出她更愿意用一个新比喻“重写本”(palimpsest),字典上对“palimpsest”的定义为在羊皮纸上进行书写(草稿),这样可以产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本,每个文本相互摩擦为另一新文本腾出空间.阿罗约翻译工作坊“重写本”被看作是每一种文化社区中的文本,在每个不同时代都因该有不同的“重写本”,新时代的“重写本”必然会替代旧时代的“重写本”,而每个不同时代都应对同一原文本进行重写、解释、阅读和翻译.阿罗约认为翻译已不再是保住原著作者文本意义的一项活动,而是一项创造出新意义的任务.更进一步说,这一观点射出德里达解构主义的方法论,即认为文本不再是禁止不动装载原著作者想要表述意义的容器,“原著”的概念与译者与翻译间的关系必须进行彻底修改.翻译更多是“转化”(tranormation),对等概念是无效的,翻译家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应该是一位可视的、积极参与者.德里达认为没有权威地位的“原作”,也没有不能驳倒的原著作者“想要表述的意义”,这其实暗示的是“原著作者之死,读者之生”(the death of the author, the birth of the reader).

阿罗约和德里达的思想暗合西方翻译研究“目的论”倡导者Vermeer的观点.Vermeer主张废黜原文本至上,拒绝静态的对等概念,他提倡翻译家和目标文本读者间应是一种积极互动关系.Vermeer公开表达了对阿罗约著作的热情,并做了如下解释:“我第一次与Justa Holz-Manttari会面时是在1983年,那时已发现我的理论路线与Holz-Manttari的“翻译行动论”具有惊人的相似性.1986年我发现罗斯玛丽·阿罗约是不同于我们两位且具有独立性的第三位学者,阿罗约主张严格的功能翻译理论.我们三人的理论有细微的不同之处, Holz-Manttari主要集中于对实用文本翻译的普通理论进行研究,罗斯玛丽·阿罗约的研究重点是文学翻译的普通方法.”三位著名学者研究方法之共同之处很难用语言进行清晰描述,但他们的三种研究方法却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巴西“食人主义”强调被殖民国家先对殖民宗主国语言和文化进行吸收,然后再由被殖民国家对这些语言和文化进行新表述.吸收原宗主国语言和文化是为了丰富本土语言和文化.著名翻译理论家玛丽·斯奈尔霍恩比认为作为翻译上的一个术语,“食人主义”无论如何,至少在英语上总会让人有一些不好的联想:因为“cannibalistic”一词总是给人以野蛮和终结的联想,因此在表述蕴涵翻译行为中的具有创造性潜能可能不如anthropophagic一词理想,因为anthropophagic(“食人的”)更为客观且不透明,不带任何情感色彩.阿罗约“重写本”的意象似乎更合适.斯奈尔霍恩比认为解构主义的通用比喻“作者之死”在运用于文学作品,特别在翻译语境上是不合时宜的.斯奈尔霍恩比进而认为“death”一词并不需理解为复活前的开端,而蕴涵的总是灭绝.我们之后将会更为关注读者的角色,而出于某些目的的翻译并不需要毁灭原著作者,而更应该是为原著的进一步存在创造潜能.

相关论文

“解构主义”翻译观局限

本论文为主义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网,关于“解构主义”翻译观局限相关学年毕业论文,可用于主义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

服装艺术的解构主义

本文是一篇服装结构论文范文,服装结构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服装艺术的解构主义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服装结构及服装及社。

解构主义建筑与现代艺术比较

本文是一篇现代艺术论文范文,关于现代艺术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解构主义建筑与现代艺术比较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现代艺术及语言学。

课堂第二语言教学解构

这篇初中英语论文范文属于数学教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初中英语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课堂第二语言教学解构相关教学论文题目。适合初中英。

信息消费的经济解构

本文是一篇信息经济论文范文,关于信息经济相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信息消费的经济解构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信息经济及服务业及信息化方。

会计专业硕士综合能力解构其培养

本文是一篇会计师论文范文,关于会计师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会计专业硕士综合能力解构其培养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会计师及会计教育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