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路径

时间:2024-02-17 点赞:46382 浏览:9006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院校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路径相关硕士学位论文。是本科论文专业与院校及本科及地方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院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日增,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提出了诸多要求,此类院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办学特色;改善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支持机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新建本科院校;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7-0036-05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种新生力量,承载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使命.从内涵上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教育部批准,由一批专科院校升格而来或由若干所专职院校通过合并、重组而成的公立高等教育本科院校.这类院校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当今社会日益扩大和多元的教育需求,而且也优化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内部结构,促进了该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这类院校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原有的发展思路需要及时调整,亟需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新路径.本文在总结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力图探寻真正实现其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径.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的方式上存有差异,在发展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国内重点高校和省属其他本科院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独特之处:一是隶属于地方政府,在办学条件和经费投入上.较多的受当地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二是办学起点较低,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在实现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中,生源质量基础不足.三是史较短,学科结构单一,本科专业学科背景和内涵不丰富,新专业和学科的生长点较少.四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整体结构上尚未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和教学团队,从而限制了科学研究的层次.

总体而言,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初期对本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都比较明确,即突出其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但在实际办学的过程中,却偏离了这种定位,对初期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并未一以贯之.因此,虽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有些地方本科院校仍未脱离只重“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升的初级阶段,直接导致了其目前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第一,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影响办学质量.为了尽快收回建校投资,解决办学经费短缺的困境,有些学校不顾自身承受能力,极力扩大招生规模,有些学校甚至不顾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三令五申,巧立收费名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从而导致一些违纪违法现象,使学校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滑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领域中的无序现象,影响了社会稳定.

第二,忽视自身专业特色,浪费教育资源.一些学校对自身的发展步骤和发展愿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办学规模和学校层次上盲目攀比.与此同时,相应的规章制度尚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而且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不到位,导致“尾大不掉”.学校层次提升了,办学水平却未相应提升,社会对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认可度不高.学科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大而全,不考虑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不仅丧失了自己原有的学科特色,而且导致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科专业重复建设,浪费了教育资源.

第三,缺乏创新培养模式,脱离区域需求.由于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层次上缺乏了解,培养模式上缺乏创新,人才培养尚未形成本校的特点.服务社会的针对性不强,加之社会对这些学校还不十分了解,导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新路径

作为后发型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想挣脱发展瓶颈,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要依据自身的性质与现实条件,找出符合本校实际、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而路径的实现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共同努力.

1.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制定科学发展战略

作为大学精神的结晶,办学理念反映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主导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的制订,首要任务就是要创新办学理念.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是以培养人为核心任务的一种社会活动,各级各类学校都应结合自身特点确定相应层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科学合理的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和类型,其前提要深刻认识自身的特征、地位和功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同时也是该地区继续教育的培训中心.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立地,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良性互动.

第二,树立服务区域的职能观.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牢固树立“以区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设置、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特点.学校的发展目标也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这种依托区域发展,以满足地方建设需要的自我定位,为更好的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实现高校和区域的相互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树立特色化的教育质量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培养适合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一最终目标指向内在的规定了不同地域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上,不仅要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应有之义.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区域特色,培养适合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从而彰显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战略上,最终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具体而言,科学发展就是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盲目跟风,从自身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求出发,规划合理的发展速度,掌握发展节奏,理清发展顺序,从规模的扩张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再到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最终实现办学层次新的飞跃.使跨越式发展与循序渐进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既要立足地方,脚踏实地,取得办学实绩.也要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准确把握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科学预测所在地区发展前景.和谐发展就是在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时,要注意统筹校内与校外环境,使内外和谐;统筹学校内部各种因素、各个部门,使内部和谐;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使现实性与前瞻性相和谐: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第一,合理调整师资结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这项工作必须以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为依据,综合考虑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各项指标.

第二,积极采取引进、外聘等方式引入新的师资力量,增加师资队伍活力.尤其是对于学科和专业建设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举的原则,吸引他们前来“安家落户”.

第三,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一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心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二是优先安排学术梯队中的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选送他们到国内重点大学和国外学校参加访学进修,帮助他们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三是安排高学历、高职称和高素质的教师作青年教师的“导师”,通过“传、帮、带”,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四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青年教师进行超常规培养和使用,如:建设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支持他们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在职称评定方面,按学科梯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论资排辈,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其中包括分配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聘任制度等,践行“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从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使广大教职员工找到归属感,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和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促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剧增的实际情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在对自身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使自己的人才培养朝着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发展.因此,不仅要注重培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也要注重培养人才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不仅要培养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使其具有足够的发展后劲,也要培养人才适应行业需要,使其具有较强的扎根基层的实践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这里所提倡的“产学研用结合”的实质内涵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为广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上,首先,学校可以到当地企业单位实地调查其用人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其次.学校可以在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指导下,通过横向比较找出本校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的优劣势所在,通过纵向比较找出本校历届毕业生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据此确定各专业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向度构建课程体系.再次,建立专业平台课程和公共平台课程交融的综合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要正确处理确保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开发学生潜能之间的关系.既有保证实现基本规格的必修课,又有大量可供选择的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有利学生自主发展的选修课.

4.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办学特色

随着高等教育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走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创新的特色办学之路是其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打造特色专业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路径.办学传统是历史赋予新建本科院校的独有资源,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要以此为生长点,开创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发展新路径.第一,可以借鉴国内外诸多知名大学的特色培育经验;第二,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由原有史较长,办学实力强的高职高专通过合并、重组而成,其在升格前已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办学特色,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史中积淀、培育的个性和优势,从中提炼特色;第三,应该着眼于地方独特的地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物产资源,从中寻找打造特色的切入点.第四,产学研相结合.凸显本校的专业特色.特色学科和专业是办学特色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体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设定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目标时,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不但要考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要洞悉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更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身的学术地位和水平、优势、科研实力,集中力量建设那些既符合学校实际,较短时间内以自身之力能够形成更大优势,又有充分的后续发展空间和强劲的发展后劲的专业.同时,为了整合优势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必须以极大的魄力和力度进行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等的融合与重组,果断淘汰那些服务面向模糊、办学效益低下的学科专业,绝不能搞平均主义.

5.改善管理体制,建立长效支持机制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然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属于地方政府办学,受地方制约较为严重.因此,形成由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共同建立的长效支持机制是其高效快速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的前提条件. 第一,在国家层面上,要给予政策引导和经费扶持.在政策上,尤其是在涉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分层分类和相应的评估等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顶层制度和机制设计的问题上,必须制定合理的标准,这样就可以从制度层面上约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追求升格和非理性扩张,促使它们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进而使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都形成良性竞争、有序发展、科学发展的健康生态环境.


在经费投入上,国家应该加大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投入力度.长期以来,财政对地方高等教育的投入极其有限,而政府缺乏有力监督也致使地方财政对本地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较小,加之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广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为此,国家一是应在“分层投资”原则的指导下,合理分配高校资源,使不同层次学校都有均等的机会获得政府经费的支持;二是应进一步扩大“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适当扩大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资助范围,增加资助力度;三是帮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化解债务危机,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债务应由财政直接买单:四是加强对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高校的统筹,尤其对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应该给予政策和经费倾斜.

第二,在地方政府层面上,要加强产学研沟通与合作.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等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地方政府在进

这是一篇院校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路径相关硕士学位论文。是本科论文专业与院校及本科及地方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院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行本地发展规划时必须依据“教育先行”的指导方针,及时有效的建立产学研的沟通渠道,充分有效的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地方政府各部门应当加强与当地企业和地方院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预先向地方院校提供所需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类型,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实行可预见性的招生和就业计划.建立省级政府和地(市)级政府联合投入机制,积极配合“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计划.设立适当的配套经费.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用地、实践教学基地等的规划、审批方面,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优惠政策.

第三,在社会层面上,要调动社会资金支持办学.全社会应营造一个正确合理的社会舆论导向,给新建本科院校以充分发展自身特色的空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经常与社会其他机构进行沟通,促使学校与社会各界达成“教育的投资就是一种生产性投资”的共识.以学校产权为基础,通过市场化、有偿方式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创新教育筹资机制.激发社会各界投资办学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校银合作等形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互利双赢.

作为社会支持的延伸,校友的支持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向社会输送出大量毕业生,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工作在各个领域,其中大部分校友都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其所能提供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对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寻求多方面的支持.

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是关键,地方政府的支持是这类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社会各界的支持则是其有益的补充.

(责任编辑 石连海)

相关论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工作之我见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高等教育有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工作之我见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高等教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