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科学社会主义理与实践》课教学实效性的

时间:2024-01-13 点赞:52605 浏览:10967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政治理论及社会问题及学生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政治理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增强《科学社会主义理与实践》课教学实效性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政治理论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增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实效性,需要明确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针对性、突出探索性、注入创新性、顾及开放性、注重务实性.

[关 键 词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教学实效性 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以下简称“科社”)是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对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模式”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历程,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精髓,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成果,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显然,不断采取措施增强这门课的教学实效性,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重要性和必要性

无论是学校管理部门、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应该说是增强这门课教学实效性的先导和前提,因为如果不先从思想和实际工作中真正重视起来,要提高教学效果是无从谈起的.在这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看,不少学生觉得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了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了,没有必要“从头再来”,也有的学生认为“科社”课是经典作家在多年前提出的理论,跟现实难以对号,所以学了也没什么用处,这些情况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对此课无所用心,基本上是应付了事,从学校管理部门来看,不少学校仅仅是迫于上级要求来对待和开设此课,所以无论在教学投入还是在师资建设上都十分滞后,再从从事此课教学的教师来看,这些教师大部分属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或者是主要从事本科专业教学的教师,讲授“科社”只是他们的“副业”,再加上前两个原因,教师往往不大或不愿过问教学效果,而仅仅是单纯作为一种教学任务来完成.还有一个问题是,有些学校对“科社”这门研究生必修课程在学时规定、教材选用等方面严重违背了、教育部的相关规定(1998年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如有的学校将规定的36个教学时数减少至1/2甚至1/3,有的甚至只开设一、两个专题讲座了事,而在教材的选用上更是五花八门,从而使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名存实亡.应当说,研究生作为国家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及其理论水平,将对国家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理论,它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即它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也是研究人类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因此,对于“科社”这门重要的必修课,必须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这两个方面都能真正重视起来,否则,任何提高教学效果的主张和措施都很难落实.


二、加强针对性

针对研究生已经过本科阶段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科社”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对已有的知识重在强调运用,而不应简单重复.硕士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喜欢独立思考、交流和争论,所以,照本宣科、“满堂灌”式的教学法显然已不适用这个阶段.再有,他们从中学开始就与政治课“打交道”,大学又学几年,研究生还要学,如果教学内容过分交叉、重复,教学方法枯燥单调,考试又同样要靠死记硬背,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科社”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从总体上讲,就是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结合起来,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结合起来,尤其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其重点是以全球科技、政治、经济发展情形为背景,给学生讲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兴衰得失,并对社会主义现状做客观的分析.

三、突出探索性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性和探索性十分明显,这不仅体现在专业的学习上,也应体现在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上,或者说,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上是研究性和探索性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停留在本科时的做法,即主要采取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式教学,学生自然不会有多大的学习兴趣.所以,在“科社”教学中,不要强迫学生被动接受,因为毕竟理论和实践、理想和现实的反差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的重要任务则是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这些问题,对于同一类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教师不可轻下结论,用一部分学生去否定另一部分学生,而应鼓励学生深入探索同一问题会有多种回答的深层次原因,对于做出错误结论的学生,教师也不可动辄批判,因为这样做最容易把学生“逼”向教学目的的对立面,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同样是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四、注入创新性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但它的诸多方面又正处于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之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是这门科学理论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增强时代感,即要在较为“古老”的体系和内容中注入创新思维.譬如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这一部分,重点应是引导学生立足国际大背景理解这一理论的产生根源及它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这一部分,应重点使学生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只有根据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取得最后胜利,同时,应着力讲清楚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尤其是要使学生理解,苏联、东欧剧变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失败,而恰恰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模式、僵化的教条的恶果,在“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这一部分,应重点使学生理解,中国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勇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个弥足珍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

五、顾及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性的科学体系.它需要不断吸收各种科学思想的精华加以发展与完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受到历史和时代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都研究完了,他们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趋向至今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对于东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他们没有也不可能进行研究和论证.因此,“科社”课的教学要讲求对照、比较和借鉴.譬如,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接受社会主义,有时恰恰需要建立在全面、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若对资本主义的诸多方面采取回避态度,则不利于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再如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基本原理,与历史上各种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当今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教学中不仅要学习科学社会主义,而且对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思想也要有相当的了解甚至是深入研究,换句话说,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也是博采众长,汲取各种科学思想流派积极成果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介绍世界上不同思潮流派的观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六、注重务实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还在于它的实践性,“科社”教学也应注意体现这一特点.教学中要敢于和善于接触一些尖锐的实际问题,要允许学生在观点上有不同看法.“科社”课作为较为严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容易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脱节,变为泛泛的空论.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它既不是国家政策的单纯“解释器”,也不能成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附属品,即学生爱听什么、想听什么就去讲什么.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可超然于社会现实之外,在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应考虑这些理论与学生的“联系度”,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增强“科社”教学的实际效果,务实性是不可或缺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学中讲解基本原理要“精”,交代清楚精髓要旨即可,够用为度,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用来联系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典型的学生思想问题,能解决的解决之,不能解决的研究之,该探索的探索之.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停止前进和发展,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应指望能让学生接受一些一劳永逸的教条,同时,作为公共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也不应在理论的系统性、学术性和深广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因为毕竟它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理论家.我认为,如果我们的教学能使学生通过学习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己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和自己的思想问题的能力的话,那就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责任编辑 刘金旭

相关论文

《小学语文教研与实践》

本文是一篇语文教学论文范文,语文教学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小学语文教研与实践》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语文教学及小学语文教学及素。

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

本文是一篇法律基础论文范文,关于法律基础电大毕业论文,关于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的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法律基础及教学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