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

时间:2024-03-09 点赞:50398 浏览:10351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民族传统体育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评语,关于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民族传统体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民族传统体育及职业教育及体育学院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如何培养,专业的课程设置就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关乎着我们的教学计划的实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通过对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新形势的要求,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应该完成的本科阶段培养任务.文章认为:新形势下的民传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是专业发展的必然,唯有改革才能进步.民传专业的改革应该遵循相应的要求,以专业本科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职业培养为抓手,通过大小通识教育,进行课程模块的设置,使民传专业的本科生成为有专业素养,又有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社会复合型人才.

关 键 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101―03

1.前言

为了更好地探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科发展,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2006年会会议纪要》的精神,于2006年7月8日一9日在上海体育学院召开了由教育部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体育学院承办的“全国高等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论坛”主要研讨了全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及课时分配等主要问题.根据会议中全国民传专家达成的共识,陆续编写了普通高等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由邱丕相教授主编的《民族传统体育概论》,虞定海教授主编的《传统体育养生教程》,白晋湘教授主编的《民族民间体育》,邱丕相、蔡仲林总主编,郑旭旭主编的《中国武术导论》,邱丕相、蔡仲林总主编,林小美、周之华主编的《武术套路基础教程》,邱丕相、蔡仲林总主编,赵光圣主编的《武术格斗基础教程》等教材,给全国的民传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六年过去了,全国的民传专业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新的专业方向,就业形式也更加严峻,而我们的专业生源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都给我们的民传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如何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完善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培养出符合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科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课程设置,对它进行相关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发展的新形势

2.1 发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下的体育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由武术专业发展演变而来,民传专业的早期就是武术专业,所以在全国各高校设置的民传专业都是以武术为主干内容的专业课程设置来培养我们的本科学生,并将武术专业随之扩大到套路方向、技击方向和养生方向,以及民间体育,武术表演方向(专业)也在建设中.全国第一家武术表演专业已在2011年获批,在上海体育学院建立.

毋庸置疑,专业内涵的扩大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同时也使得培养学生的方式和内容、标准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专业特长的,有复合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能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之才.

2.2 目前关乎民传本科生存的紧迫就业形势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下降,就业问题成为本科办学中的突出问题.民传专业的本科就业形式也同全国出现的问题一样,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体现在就业的岗位明显不能满足就业的需要,就业的职业也趋于个人自主创业,教师岗位大幅缩减,而服务社会的健身俱乐部形式的就业明显上升;考研继续升造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尤其是本科学生的就业心理的成熟和就业目标的变化,给我们的民传专业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就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以符合才人培养的需要.

2.3 新形式下的民传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变化

在多年的高等教育之后,我们的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先的国家栋梁之才的渴求,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已经由研究生培养所代替,本科教育成为大众教育,成为职业教育,高等级的职业教育.这些就使得高校的本科教育目标的设置与早先的人才追求演变成多目标,多取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在本科期间进行有度的分流:大部分人才进入社会就业,少部分进入研究生升造;而就业的大部分人才又由于教师队伍的饱和,公务员队伍的精简,多数沦为自主创业,或进入社会健身俱乐部担当健身指导员或培训师.由此可见,就业现象的改变,使本科培养目标也随之需要发生改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需要就本科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变革.

2.4 本科生源专业素养的层次不齐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武术的少年儿童越来越少,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多以文化学习为主,全国各武术馆校的生源也是大量减少,加上国家对武术二级运动员发证办法的修改,体育院校的考生人数和运动质量都有相当大的弱化,尤其是武术运动水平,在全国竞赛规则和制度的引导下,各地少年武术的培养都是拔苗助长,武术技术功底残缺,给本科阶段的专业技术学习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我们必须认清形式,修改我们的教学计划,才能保证各体育院校的民传专业所追求的统一目标――教学质量.

全国大大小小的体育专业院校或综合大学的体育学院虽然在民传专业类下的专业方向划分有所不同,但都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师资力量的强弱而决定各自学校的专业办学规模,制定出各自的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全国目前所进行的民传专业本科培养,以及各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培养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的选择性不强,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职业自主性,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就业口径.

所以,在新形势下的民族传统专业的课程改革,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坎,必须正视,并加以合理的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式下,我国教育体制的变化,以适应本科教学内涵的转型――高等级的职业教育,从而适应、满足民传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定位.

3.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目的任务 3.1 课程设置改革应达到的目的

民传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首先应该是定位准确,根据目前的教育形式和就业形式,我们改革的目的就是确立以高等级的职业教育为培养目标.就业计划分配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而且,学校的自主招生,二级学院的自主培养,学生的有偿学习,都需要我们的教学计划能够逐步地尽善尽美.所以,课程设置的改革目的就是真正地将学生培养成为不同方面的有用之才,给予本科学生基本的职业能力和个性选择职业的能力.

3.2 课程设置改革应完成的培养任务

3.2.1 完成民传专业的职业修学目标

民传专业本科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完成职业教育,每位学生通过学习,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愉快工作和幸福生活.课程的设置就需要在专业上,按专业和专业方向标准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这是本科专业培养质量的基础,也是满足就业的基本条件,更是一名学生在社会中立足的能力支柱.

3.2.2 完成个性发展,创新潜能的任务

一名学生光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还需要能力的拓展,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故而,课程设置时要考虑一些能力发展的课程,一些拓展性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同时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

3.2.3 完成宽口径就业的实效任务

成为一个有专业素养,有发展潜能,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多面人才,是民传专业培养的根本任务,每个专业的办学都有自己专业的特色,在国家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有不同角色的专门人才,受社会发展和专业的限制,民传本科学生的教师职业就业口子越来越窄,在几乎行不通的情况下,加上就业的竞争环境,在专业的培养上,必须设置一些课程来拓展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合理的拓展就业课程,一定的宽容选择度,给予不同的学生以更宽广的就业空间.

4.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依据

4.1 遵循国家的必修课程规定

课程设置的改革必须是在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课程规定的章法之下进行,离开了国家的有关规定的指导,就会使我们的改革失去方向.所以遵循国家的必修课程规定要求来做为我们的专业课程改革的首要依据.

4.2 遵循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求

课程改革离不开各个学校的教学计划的指导,事实上课程设置本身就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但这个核心内容的改革要符合学校的教学目的任务,符合学校的统一教学安排和质量要求,学时数的限定等等,否则改革出来的东西只能是雾中看花,中看不中用,最后只能以失败结束改革.

4.3 遵循新形势的培养目标变化要求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结果是我们进行改革课程设置内容的重要依据,否则课程设置就没有标准,培养的人才目标就会无的放矢,浪费精力、物力、人力资源.改革要适应变化了的形式,改革要符合社会的人才需要,改革也要符合本专业的培养要求.我们不能落到为改革而改革的境地.

4.4 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人,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的课程设置要适应每个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与水平,并不失时机地促进与引导他们.而且现在的学生在专业基础、追求的目标、努力的程度及愿意付出的学习代价等方面的差异愈加突出,对教育的需求也就各有不同.所以,专业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生们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培养,而是积极、自主地参与,故而课程的设置就需要满足学生们的发展需要,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这也是要我学和我要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的根本区别.

4.5 遵循本科培养质量的标准要求

民传本科教学应该说是以专业技术为主的培养内容,技术培养有其一定的规律,需要一定量的时间和指导,因而进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内容必须是能满足一定的培养要求,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满科专业培养标准,是课程设置改革成功的前提.

5.专业课程设置具体改革路径

5.1 专业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上的一专多能

新形式下的民传专业已近走过了单一的学校体育教师或少体校教练员培养的历程,转而形成了就业目标多元,个性追求的时代.由于专业内涵的不断扩大,和就业岗位的不断丰富,给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带来了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借鉴80年代体教专业提出的一专多能路径来解决,在专业内实施小通识教育:利用二年的时间,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内容(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武术养生),形成练、养、用的基本能力,达到一般的就业质量要求,形成专业内就业的宽口径,然后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所选专业方向的提高,确立自己的一专,最终成为自己就业的立足之本.这也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体现.

5.2 丰富的课程限选模块,提供个性发展机会

通过向选课的选择性课程模块,在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需求的同时,也为他们就业能力的培养增加了筹码,这个近乎是个性择业就业的课程选择,一方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选择,另一方面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础.职业限选模块,给学生提供了就业的更大口径,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同的职业选择,给整个专业的就业带来的生机,从而满足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要求.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进行双专业的修学,提高社会竞争能力.


5.3 整合人才培养课程模块,让学生能自由拓展

每个人的前途是未知的,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机遇才能降落到他的身上,所以在任选课的模块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拓展自己能力的课程学习,以储备相关的能力,扩大视野,为不断扩大的就业位置做好自己的就业准备.

6.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6.1 术科与学科的关系

民传专业是以术科为主的特色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要求,需要的学时数相对与学科的教学时数来说要多些,因此,在总体的学时数上应该根据各个学校的相关要求和国家的有关课程规定,设置合理的术科和学科的学时数比例,学时数反映出培养目标的倾向,当然,合理的学时数比例,是需要科学的统筹规划,但应以专业为主,以术科技术为主的基调是民传专业总学时数确定的主要依据.

相关论文

广东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

本文是一篇民族传统体育论文范文,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类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广东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民族传统。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改革

本文是一篇民族传统体育论文范文,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民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