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引导路径

时间:2024-03-12 点赞:47302 浏览:9498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学生教育论文范文属于本科论文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学生教育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地方本科院校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引导路径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模板。适合学生教育及教育管理及大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生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研究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的路径,使他们树立信心和勇气,健康成长为应用型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剖析了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引导对策.

关 键 词 :大学生 特殊群体 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地方本科院校特殊群体学生的界定

原黑龙江大学校长衣俊卿认为,本科教育是全部高等教育的主要基石;地方院校是近年来高校扩招和规模发展的主力军,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基地,他们承担着90%的本科生教育,可以说,没有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创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变成“无源之水”.因此,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特殊群体学生主要指地方本科院校一部分学生在经济条件、权益维系、教育资源、锻炼机会、就业路径和身心健康、竞争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处于劣势状况,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在信仰上有迷惘、空虚;在经济上有贫困、学习上有困难、学业上有压力、专业上有厌学、行为上有过错,在家庭、爱情、生理、感情和心理等或“走进了死胡同”或出现纠结、郁闷等无从“释放”,逐渐呈现出某些不良共同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群体.

出现特殊群体学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有自身原因和外部原因,具体归纳为:经济困难群体学生、学习困难群体学生、违纪群体学生、心理障碍群体学生、信仰迷惘群体学生等,他们都是特点明显、问题集中、矛盾突出、判断容易.如经济困难群体学生是家庭贫困、学习困难学生群体是学习成绩挂科、违纪学生群体是违反校纪校规,同时这些群体已经具备一定人数,都是思想、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指导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能力素质的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到班集体以至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地方本科院校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引导对策

由于特殊群体学生涉及的范围广,且每个个体的软肋、短板都不一样,所以对他们不能“自由发挥”,一定要根据不同个体的特点和实际,因人而异,注意尺度,针对明显,分类教育,“一对一”进行教育.

1.多重关怀,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形势的变幻而呈现出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特殊学生的思想教育.因此,通过对特殊群体学生问题研究,有利于教育管理工作者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等有针对性的指向性强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找寻新的方法、手段和解决问题的新路径,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特殊性”出发,探索工作创新载体.做到引导与教育相结合,因“情”施教,对症下药.另外,教育管理工作者是对特殊群体学生施行有效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须在制度上明确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审、评优评先、职务晋升、交流培训等给予人性关怀和政策倾斜,让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改进.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相配套的微博平台,“近距离”关注网上的学生动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撰写博客指导意见,加强网上思想教育及舆论的引导,做到网上网下“勾结”,网内网外“串通”,真正把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做深、做细、做活.

2.根据不同对象,因“情”施教,提高效率.根据特殊群体学生对象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标和方案,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灵活地运用关怀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把握特殊性和普遍性、变化发展的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既定目标要求实施细致深入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众所周知,了解特殊群体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条件.当前,有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欠缺针对性,“一刀切”、“一锅煮”现象,效果可想而知.运用心理学的个体差异理论,是解决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的有效办法之一,以贫困生为例,首先,根据掌握了解的学生基本情况,按照困难的轻重程度分为特困生和一般的贫困生;其次,深入了解其思想及心理动态;第三,对症下药,通过各种说理和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活动培养他们的独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增强其抗挫能力,养成良好的品质和精神,让他们克服“特困生”的消极、悲观、厌世的思想和心理,鼓励他们战胜自己的不良心态,特别是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当前与未来的关系.因此,要抓住“特殊群体”的根本,不要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忽视其实质.学校要帮助这个群体树立自信心,自强不息,坚强地生活,勇敢面对,通过多些关爱,善于分析,跟踪服务,及时纠正,辨明情况,对症下药,取得实效.

3.创造条件,结合差异性,营造全方位的教育平台.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是有很多可行的途径的,如外出参观考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团队训练等.不要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特殊群体学生没有关系,恰恰相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创造条件和环境,营造课堂教育平台,兼顾特殊群体学生,以此为出发点,更新教学内容和信息,革新方法和手段,用灵活多变简明易懂的形式组织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感染力、有效性和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性思维和人格的内化.学校对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重点针对其思想特点,以纪律和制度为切入点,以情感开启为突破口,使他们真真正正认识错误行为,通过情、理、法唤起他们对美好大学生活的无限向往,改正错误修正缺点,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迎接学习生活.学校要努力为特殊群体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假期组织动员他们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产学研活动、社区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等,提高人文素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锻炼成人.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良好行为和素质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向上的学风能促进他们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优雅的文化环境对他们良好的情感、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有导向、制约、暗示的作用.优良的校风有利于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与其他同学的沟通、理解.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快乐的情绪特征.课内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缓解心理紧张,释放“多余”能量,使他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得到启迪,意志得到磨练,情感得到升华,最大限度地杜绝“危机出现”.

综上所述,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引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其存在,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手段,通过规范化的教育程序,在知情、知心和知变的基础上,以多层次多维度的制度保障为依托,构建完善的引导教育体系,从他们的需求与发展出发,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教育规律,建立可行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地方人才.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