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探析

时间:2024-03-30 点赞:52617 浏览:10970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关于实践教学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探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是本科论文专业与实践教学及高等教育及电子技术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实践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关 键 词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管理类专业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是一门系统研究人力资源招募、甄选、培训和开发、绩效评价、薪酬管理等工作的客观规律与具体实践的科学.这一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须围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来确定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如果不去深入研究岗位技能规范,不把专业岗位技能规范作为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基本依据,不顾专业人才需求变化,就体现不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特点,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也经不起市场检验.最终结果就是导致生源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困难.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针对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需定产.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持续看好

据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职企业分布于金融保险业(30%)、信息产业(13.3%)、咨询服务业(16.7%)、快速消费品(16.7%);电子技术(6.7%)、制药与生物工程(6.7%)、耐用消费品(轻工、家电、服装、纺织)10%.可见,招聘企业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业、咨询服务业、快速消费品行业等热门和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传统产业如医疗设备、耐用消费品、电子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等,依然没有能够表现出对人才的较大需求,这些行业人才已较为饱和,人才需求也相应不多.调查认为,在未来1到2年内,这一基本格局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企业招聘职位需求则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销售、咨询员、审计员、培训生等.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位需求占82.5%,市场销售的职位需求占7.5%,咨询员的职位需求占5%,审计员的职位需求占2.5%,培训生职位需求占2.5%.可见人力资源的求职中更多地与本专业对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力资源专业学生主要以自己所学专业为求职的主要选择,企业也比较注重专业对口.

二、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

由于现代企业制变的建立,很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已无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社会对专业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日益旺盛.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很多企业反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经过综合考察得知,造成这种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比较宽泛,针对性不强,没有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独特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较少设置针对性的专业培养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的课程,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2.教师缺乏经验.虽然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学历较高,但真正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较少,除一小部分是从劳动经济学或原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的以外,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才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又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3.专业教学模式不成熟.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照本宣科,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法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教育的效果和水平.也没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

4.实践教学能力弱.由于受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国内很多高校尚未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技能实训室.大多数毕业生连人才测评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都没见过,更不清楚如何开展招聘面试、薪酬与考评等工作.另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有很多需要到企业去完成.许多高校校外实训基地开发不够.使得学生实践、实习环节少,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状原因分析

1.企业的需求与高校的培养目标没有达成一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和错位现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说到底是对毕业生未来职业角色的设定问题.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目标的设定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在培养指标方面尚不能与企业达成共识.企业最希望学生具备的能力往往为学校和学生所忽视,比如企业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责任感、组织纪律和解决冲突等能力.而学校则较为重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培养.其次,学校往往认为学生的专业知识要专而深.企业虽然也重视专业知识,但只要具备一般性知识即可,企业需要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和组织沟通能力的多面手.

2.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仍坚持职能分化路线,按企业实际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或工作设置课程,试图为毕业生提供一份解决今后工作中可能的各种任务所需的方案菜单.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在任何一个企业,首先都是一种理念,其最重要的职能都是制订、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并将其制度化.这就要求综合分析和对问题系统把握的能力,仅有各项具体的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3.实践教学环节存在问题.(1)课程设置方面:一般学校的课程设置大部分以理论课为主干,而把实践课当成理论课的附属;实践的重心不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只是加深有关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2)高校对实践教学人员也不够重视,学校的人事制度也把实验技术人员定义为“教辅”人员,不具有教师资格,导致许多优秀教师不愿意专门从事实践教学工作而是转到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不稳定致使实践教学队伍师资匮乏.

四、建议与对策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应本着“以学生为本,重基础,抓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深化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1.首先要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可以设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2.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如何设置,还应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增加专业类课程,调整课时分配,同时注重应用性和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可以结合实际调整原有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同时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性岗位工作流程来设计能力模块.

3.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实验室,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环节设计中,适当提高课时量,增加内容.除了适量安排学生到实际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可以让学生对企业的运行进行模拟,比如建立人力资源实验室和企业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行模拟实验.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实践.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完善校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办学,让专业课教师到企业中,能更好地在实践中掌握企业劳动的组织过程并了解和掌握技术生产过程,从而掌握专业技能.

总之,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结合企业岗位来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我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端人才.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HGJXH B2110614

(编辑/穆杨)

相关论文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本文是一篇持续发展论文范文,持续发展相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探析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持续发展及教育教学及。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文提纲

本文是一篇新经济论文范文,关于新经济相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文提纲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新经济及加强企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