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

时间:2024-01-20 点赞:52169 浏览:10878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关于职业教育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关于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是本科论文专业与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职业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正处在发展路径抉择的关键时期,是走职业教育抑或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成为每所院校最为关切之事.通过对其发展历史的梳理、学理论证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发现这一特定高校群体具有职业教育属性,可以将其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引领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调整优化我国高等教育不平衡的类型结构和人才供给结构,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 键 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职业教育属性

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任务基本完成,进入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这批高校的科学定位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之一.在职业教育领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今后十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焦点问题之一是如何突破专科层次的上限举乃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而新建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属性将这两个领域中看似无关的热点连接起来,从而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和探讨.

一、新建本科院校面临发展取向的选择

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特定的高校群体概念,一般是指20世纪末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以来,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由省、地(市、州、盟)共管,地(市)投资举办,主要为本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性本科高校”.这些院校多以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通过“合并、重组、转制”等方式升格而来,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实现了专科向本科的提升,单科向多科的扩张,学校规模从小到大,形成了本、专科教学共存以本科教学为主的局面.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新建本科院校248所,约占本科高校总数的34%,在校生数也已达到本科生在校生数的1/2,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急剧扩张的洗礼,新建本科院校开始走上常规发展之路,亟待对发展走向做出抉择.当前它们正处在“前后冲突”、“左右摇摆”和“上不着天下不接地”的尴尬境地.

“前后冲突”是指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新建本科”与“旧有专科”之间的冲突.升格之后为了突出“本科”层次,新建本科院校有意无意地走向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而抛弃其高等专科时期的职业教育积淀、从零开始又难以为继.这种新的发展意向与旧有基础之间的冲突使学校发展充满迷惘,在时间维度里呈现学校升格前后的矛盾与冲突.“左右摇摆”是指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路径选择上面对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摇摆不定.它们想走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但这部分市场已被建校时间较长的老本科院校抢占,留下的发展空间狭小有限,而且办学实力也难以与其竞争;另一方面,面对新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可以遵循和借鉴,开拓创新要承担的成本代价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也使他们在这条路上踯躅不前.“上不着天下不接地”是指新建本科院校既缺乏普通高校“形而上”研究学科基本理论的基础、条件和能力,难以生产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知识;又不乐于职业教育“形而下”培养改造世界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高层次技能人才,将自己悬于半空之中.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在空间维度里上下向度的悬浮.

如此分析,新建本科院校正处在前后、左右和上下三个维度之间张力的作用和博弈之中,难以定位.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急需新建本科院校突破专科终结的局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状态,它既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与普通教育实现相互融通,又要能促使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现代”与“传统”(传统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应,没有很强的时间指向性.该概念第一次明确提出是在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沿袭这一提法,到目前其内涵略有发展和变化.两个“决定”均是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审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认为“服务于终身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功能”,偏重于教育色彩的描绘;而今天所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要是基于现代产业的视角,使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提高服务于现代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强调要发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济功能.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正式进入工作程序,体系规划的编制已成为支撑国家“十二五”规划的96个专项规划之一.

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直不完整:从初中教育开始分流出现中等职业教育,往上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出现空缺,没有高校认为自己隶属于职业教育体系;同样,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虽以“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名义、以“专业学位”的身份得到“大力发展”,但却鲜有研究生培养单位承认自己进行的是职业教育研究生的培养,也鲜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自己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可见,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以专科层次为最高限度,与完善的普通教育体系极不对称.

从教育外部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国家宏观经济战略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提出迫切需求,对职业教育体系带来严峻挑战,强烈要求办出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由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影响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目前现实情况下,举层次的职业教育既不能依赖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因为这类院校的办学资源、优势、特色决定了他们举办职业教育并不具备优势,而且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也对接不上普通高等教育的知识类型,致使入学、培养都存有难度;也不能依靠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升格完成,因为从中等职业学校演变而来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积淀不够,短期内难以实施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较为可行的途径是,将具有职业教育属性、发展处在抉择关口的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提高和体系的延伸.这样,无论是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还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抑或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都有积极意义. 三、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依据、理论支撑和现实基础

(一)梳理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原属于职业教育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由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而来.所谓“专”有“专门”的意思,具有较强的职业指向性.民国时期的近代学制明确规定专科学校具有职业教育属性.1912年《学校系统令》把高等教育分为大学和专门学校,专门学校本科3年或4年,预科1年;同年《专门学校令》规定“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为此专门学校可以说是现代高等专科学校的雏形.1929年《专科学校组织法》规定“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两年或者三年,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为目的”,这里的“专科学校”已经具有了现代意义上高等专科学校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调整改造,高等专科教育继续有所发展”,但一直“地位不明确”、“层次不稳定”.每当经济加快发展,高等专科学校就作为花钱少、见效快的教育模式迅速扩张;而当经济收缩调整时,又都是首选的削减和裁并对象.在实践上,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基本上是参照本科的体系,以学科为主设置;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人才规格等方面也都以本科教育为标杆,只是在学制上稍短;毕业生也是享受“干部”待遇,而非定位为一线工作人员.所以,高等专科实质上是作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在实施普通教育.“这样办专科教育,从50年始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期.”

1990年,专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专科教育是高中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教育,主要为基层部门、生产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后,国家逐渐明确了高等专科学校的职业教育办学取向.1993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通过改革现有的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把高等专科学校明确为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并从普通高等教育系列转入职业教育系列,使之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此后,高等专科学校就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上明确隶属于职业教育体系.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它们升格为新建本科院校,又显现出向职业教育体系之外游离的迹象,业务上并不接受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纵观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其职业教育功能时强时弱,但在名义上却一直具有职业教育意蕴,在实践上也积累了一定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所以,作为其后续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完全有条件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二)从学理上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具有职业教育属性

首先,厘清“职业教育”的内涵和“高职”的外延是论证可以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先决条件.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范围覆盖着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和以培养技术管理型人才为目标的技术教育”,与国际通用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同义,只是由于用语习惯我们称之为“职业教育”,将其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阶段,其内涵涵盖国外称之为vocational eduction、technical eduction和profes sional eduction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它是一种教育类型,而绝非一个“流品”概念.所以,“职业教育”概念完全有空间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进来.“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是一个涵盖多个层次的系统概念,不应该仅限于专科层次.我国一直将“高职”与“高专”并称使用,于是人们产生了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专科教育的错觉.殊不知,“高职高专”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当年或许是为了将高等专科学校转入职业教育体系,强化其职业教育属性,才出现了这一概念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在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今天,使用这一概念应当厘定清楚:“高职”是属概念,“高专”是种概念;“高职”涵盖包括“高专”在内的各级高等职业教育;“高专”只是“高职”的一个层次,也可以说是“高职”办学的一种机构,但并不是唯一.如此看来,新建本科院校完全可以纳入“高职”范畴.

其次,新建本科院校有没有职业教育属性,实质上是学校定位和发展取向的问题.定位的实质是“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哪一层次的人”,所以,学校的定位和发展道路可以通过其培养的人才类型表征出来.目前,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类型的研究有“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专业人才”、“专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诸多观点和认识,但无论是哪一种表述都应包含在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范畴之内.对此,我们不妨认可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但要明确这类高校具有职业教育属性,隶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将其发展职业教育的状态明朗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合理、协调、健康发展.

再次,分类标准是高等学校分类的前提.《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年修订版(Re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将教育分为9级,其中早期幼儿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为0级,1级为初等教育(primary education),即我国的小学阶段,8级为博士层次(doctoral or equivalent educationl的高等教育,5级为短线高等教育(short cycle tertiary education),即我国的专科教育.其中,从2级(lower secondary eduction,即我国的初中教育)开始到8级都有普通教育(general/academiceducation,用“A”①表示)和职业教育(vocational/professional education,用“B”表示)的分野.在这个分类标准框架中,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层次上应属于6级学士学位层次的高等教育,在类别上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当归于professional eduction.将层次和类型组合起来,新建本科院校处于“6-B”的位置,即为职业教育类学士学位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这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依据和范式,也为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的划分提供了基本参考.基于此,笔者认为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也是符合国际规则和教育分类标准的. (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看,亟须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

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是遵循教育结构协调发展的教育内部规律,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外部要求的体现.继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2011年我国人均GDP又跨入5000美元大关,这意味着我国开始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经济增长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在内部和外部的共同作用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折期的首要任务.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由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低级经济结构到高级、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㈣.加快推进产业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点,也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抓手和主攻方向.产业结构调整不但需在横向上实现转移和承接,更重要的是在纵向上进行升级和优化,不断从生产效率低的结构形态向生产效率高的结构形态演变,以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地位.经济学的微笑曲线显示,处于产业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最高,中间环节的产品制造、组装加工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最低.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正位于微笑曲线的谷底,处于产业链利润率最低的环节.所以,我们必须要注重在产业链的每一环节进行创新升级,走自主创新之路,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创新升级.

这是一篇关于职业教育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关于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是本科论文专业与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职业教育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这也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重任,但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却难以承载.一方面,在数量上,现有职业教育体系生产的技能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内不少地区技术人才都供不应求,以致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以及一些内地城市频频出现“技工荒”.另一方面,在质量上,现有职业教育体系以专科层次为终结,无力培养经济社会亟须的高层次技能人才,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能人才短缺、高技能人才奇缺”的现象.这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布局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占得先机,抢得有利位置,必须要加快技能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这是我国能否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国际产业链中低端位置的关键.由于当前职业教育体系无力完成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的任务,具有职业教育属性的新建本科院校恰可予以弥补,若顺势将其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统筹管理,可以发挥出比现在处于分离状态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功能.从这个角度看,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处于一个历史机遇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

四、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积极意义

(一)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属性和定位,有利于这类高校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处于上述纠结的发展境地,归根结底是因为不安守职业教育阵地.如若理顺了归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可以显示出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呈现勃勃生机.从社会分工的视角看,新建本科院校的诞生是高等教育机构不同分工使然,有其独特的历史使命.只有遵循组织社会分工的内在逻辑,通过变革原有本科教育的发展道路,以职业或技术岗位群来设置专业并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新建本科院校才能找准发展方向,获取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最优发展位置.也只有这样,走上职业教育的办学道路,与普通高等院校形成错位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才能摆脱受普通高等院校挤压之势,找到生存的立足之地,拓展发展空间.在人才培养上,新建本科院校也只有履行职业教育的组织功能分工,培养职业教育类的高层次人才,才能走出普通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底部,踏上职业教育金字塔的顶端,彰显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延伸高等职业教育的层级,对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引领作用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在于高等职业教育.首先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职业教育是类型标识,高等教育是层次标识.层次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至关重要,“是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空间,是职业教育对发展权的呼唤”.有了类型基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焦点便是拓展发展空间,举办更高层次职业教育.

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可以使职业教育专科学生摆脱升学无路的境地.在职业教育体系以专科为终结、又与普通高等教育沟通不畅的情况下,许多职业教育的优质生源纷纷流向台湾地区或国外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寻求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若为他们提供一个更高的求学平台,不但可以减少这部分教育资源和人才流失,而且还可以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分量.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增强吸引力.其次可以为专业学位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廓清道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与新建本科院校一样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属性,但目前只是在普通高校附带招生、组织和实施,并没有明确归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后续转入铺平道路,大大加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进程.再次还可以为高等职业院校举层次职业教育积累经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囿于高等教育办学积淀较弱,难以举层次的职业教育,但它们普遍都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力雄厚,欲积极试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对它们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开拓和探索将是一笔宝贵财富,可以提供举教育的参考、借鉴和质量标准.

(三)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效益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招致了教育质量滑坡的非议,有人将问题归因于规模发展过度.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我国高等教育表面上呈现的规模过度其实是一种“结构性过度”,是“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过度、职业高等教育发展欠缺”的过度,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热切需求.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过度,优化其类型结构和人才供给结构,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虽然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在招生规模上已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大体相当,但这两个层次单纯数字上的比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而且普通高等教育还有完备的学位授予体系,职业教育则是空白.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在本科层次上的拓展和延伸,缓解高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失衡的问题,还可以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密切相连的是人才供给结构.由于教育内部结构失衡,普通教育培养的学术人才过剩,而职业教育生产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却供不应求,满足不了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快速变化历史转折期的巨大需求,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人力资源浪费.但这种人才过剩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结构性过剩,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性过度相对应.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可以增加高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供给,还可以有效缓解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聘任难的双重窘境,提高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如若在实践中可以推行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做法则需要综合考量学校的实际办学取向、发展意愿以及地方政府等各方面因素,因地因校制宜,分步实施,使新建本科院校合理归位,引导其科学发展.

相关论文

新建本科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新建本科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思想政治。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学年毕业论文,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