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

时间:2024-01-01 点赞:52880 浏览:10958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地质工程论文范文,地质工程类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地质工程及本科生及综合素质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地质工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新建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既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文章结合资源工程学院采矿、测绘、地质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培养模式的实践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浅见.实践表明,新建本科院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有效途经,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载体.

关 键 词 :新建本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25-04

为了适应新形势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必须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1].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的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为此,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在地质、采矿、测绘工程专业中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旨在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就是将高年级本科生编入由教师指导的兴趣专长组,参与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资源工程学院前身为福建煤炭工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1年并入龙岩师专成立龙岩学院,至今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为福建省煤炭系统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学院经历了专业初创期、专业建设期,目前已经进入了努力创办省内一定水平的本科发展期.2002年起先后与福煤集团(现为福建能源集团)、福建煤监局签订了的定向培养合同,实行“委托培养”、“订单式”联合办学、“3+1”人才培养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我院采矿工程、测绘工程与地质工程的专业特点出发,对本科生实施导师制进行了实践与探讨[2].

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导师制起源较早,在14世纪就由英国教育家提出.17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普遍采取这种制度[3].而美国则是在推行本科生选课制和学分制的同时,把导师制引入到本科生培养中,带动了本科生导师制在世界各国高校中的推广与发展.我国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已广泛使用,是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选配一组学生并在其指导下实施的一种制度,由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及心理疏导,从而帮助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成才计划,采取“一对一”辅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快速成长.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导师制在高校教育、学生管理以及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针对单个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等差异,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其教育的目的性、可执行性强,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均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观,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应具备学习新知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手段,在促进学生知识积累与转化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自学与研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把以信息传递为主的教学变为以方法论为主的教学,摒弃过去填鸭式和单向灌输式教育的教学方式,努力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这种教育思想,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互动式、参与式的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它坚持了本科生教育中重基础、重根基的优点;其次,它又可通过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为培养本科生动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提供了基本条件和保障.本科生导师制能将学生与科研的距离拉近,使其切身感受到生活在一个研究团队中,有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较早地进入科研合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阶段;最后,导师制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导师加强自我学习和再教育,自觉地使知识体系得到更新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及指导水平,起到教学相长和优化师资的作用[5].

因此,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它是提高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推行因材施教,促使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发展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6].作为采矿、测绘、地质工程专业,由于其专业自身的特点,实施和加强导师制,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

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培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实施导师制过程中,成立专门的导师制指导委员会,明确其职能,积极有序地开展相关日常工作.然而,对于本科生的选拔、导师的配备、学生与导师的协调、相关材料的审核以及对学生科研成果与毕业论文的评定等事项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一)导师的配备

导师是导师制的关键因素,对导师制的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7].导师素质是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在导师的选取上必须强化选择环节,注重师资的整体素质,才能引导教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常来说,导师必须品质优良,能为人师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且工作责任心强,还需充足的科研与实验经费.为了确保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要求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才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科研项目的需要,按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择学生[8].

(二)学生的选拔

学生选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成效.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必须对学生进行选拔.由于大一、大二学生尚处于基础课学习阶段,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甚少,不便于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导师制对学生的选拔,主要是在高年级本科生(三、四年级在校本科生)中进行.选拔一批成绩优秀,学有余力且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的在校本科生,在修完第四学期课程之后,根据其具体情况(有关功课成绩和个人志愿等)加以选配.原则上一位指导教师指导同一届学生数不超过3位,指导时间为1~2年(第5~8学期). (三)培养要求

采用导师制的方式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是引导本科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主要思想.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提高本科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行导师制培养的学生要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地与导师联系,主动地让导师指导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参与导师组织的科研活动与学术活动.首先,应精心选择具有创新点的课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其次,在选题之后要进一步明确科研的任务、目标和评判标准;最后,要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在老师指导下,由参与课题的本科生来完成.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实际上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思维相互作用、相互碰撞的过程,是迸发创新灵感的契机,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切入点,是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爱好、特长及能力,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体现了实行素质教育思想的根本要求.

(四)考核办法

导师制的成效如何,必须要有一套相应的考核办法.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导师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力度,要加强对导师和学生两方的管理与监督,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上有所施,下有所效.导师必须严格把关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每个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的阶段性抽查,定期了解科研项目落实及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参与导师科研活动的本科生,在项目完成时必须做好结题申请及结题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统一评定成绩,成绩实行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对于指导教师,年终要对其导师制工作做出总体、客观的评价.评价合格者方能来年续聘,否则,取消其导师资格或者促其限期整改.导师与学生考核办法的执行,双管齐下,可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专业兴趣、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可激发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使教书育人真正落到实处[9].

(五)激励措施

导师制的执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其相配套的激励措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无疑需要指导教师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导师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也因人而异,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这种差异又因无法量化而难以衡量,因而一些教师更愿意把时间放在科研上,不愿承担本科生导师相应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学院就必须制定并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与本科生导师制相配套的人事与分配制度.例如,给予导师一定的专项报酬、在政策和经费上适当倾斜、对考核优秀的导师给予奖励,并且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等.建立起健全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对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要实现本科生导师制所制定的培养目标,还需做到导师与学生共同激励,不断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发挥两者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院按每位学生一定的标准,划拨专项科研经费到项目组,由导师支配用以开展科研活动.学生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院(系)承担全部版面费;学生根据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学术论文,达到学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可以提前申请毕业论文答辩;指导期结束以后,若经指导委员会评审合格的学生每人可追加2~3个学分,科研成绩特别优异者,其科研成果可作为评优的参考条件.对于导师应按其所带学生数及学期数补助一定的酬金,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指导本科生方面成绩优异者应给予奖励与支持,这样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另外,院(系)应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导师或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开拓视野,从而极大地激发两者勇于探索、创新的热情和干劲.因此,只有建立健全与导师相关利益挂钩的激励措施与评价体系,才能确保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制度真正地执行起来.


三、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经过为期3年的实践探索,我院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和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已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已有13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高年级优秀生达30余人次.研究方向主要分布在采矿、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及灾害地质学等9个方向中.通过与指导教师的纵、横向科研课题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带领学生到矿山、工程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大量的科研实践.据统计,2009~2011年由导师和优秀本科生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就达6余项,总科研经费近十万元.在导师制下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效果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优秀学生在科研团队中得到锻炼,从而不断激发学生自主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个性化培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其勤于思考,善于交往.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开发了智力要素,更为可贵的是也促进了学生非智力要素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爱好与兴趣,学会了发散性与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其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继续读研深造或是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具体实践中,导师制实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责任心及其研究方向、学生的积极性,其中导师因素至关重要.所以,在三个专业首次选拔导师时,须重点考察导师的师德及其科研实绩,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师生之间建立起这种关系,使教书与育人得到有机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实现“双赢”.

3.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新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它通过与科研活动的紧密结合,对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起到促进作用.我院在采矿、测绘、地质工程专业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4.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应用高新技术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效果会被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这种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措施也将在本科生培养中被广泛采用. 5.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师生互动、交互式指导与学习的过程[4,10].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责任感以及科学素养,又张扬了学生的开拓精神和个性发展.是因材施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建议与讨论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科研活动、自主性与探索性学习的机会,而且很好地推动了采矿、测绘、地质工程专业各方面创新活动的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各自的爱好、专长和能力,实现了个性的充分发展,体现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但由于不同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在具体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能只局限于功利性效应,因此导师制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完整性,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要求切不可过高,应做到循序渐进,切不可拔苗助长.

2.应实施真正的学分制,就应当摒弃“假学分制”,全面推行选课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参加到导师的科研中来.因此,学分制、选课制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前提条件.

3.必须加强对导师以及参与学生的遴选、考核及管理工作;必须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高超的教师队伍,真正使本科生导师制落到实处.

4.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制度及激励机制,同时也应该发挥年轻教师在导师制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发挥和扩大导师制培养模式在全体学生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发掘教学管理潜力,使更多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该项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相长,可进一步促进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自我教学能力与水平,为这一制度的成功实施提供基本保证.

本文是一篇地质工程论文范文,地质工程类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地质工程及本科生及综合素质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地质工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2):112-115.

[3]沈文馥,王泽巍.“团队导师制”教学管理制度探究——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3):67-70.

[4]夏敏,郑旭明.本科优秀生培养机制的实践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32-34.

[5]张慧典.对本科院校实行“专业导师制”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7):15-17.

[6]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1):88-89.

[7]符水龙.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作用和意义[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34-36.

[8]陈晔,徐凌霄.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148-149.

[9]刘刚,刘美多.导师制对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作用[J].鸡西大学学报,2008,8(1):7-9.

[10]刘国礼,佟媛,彭智.预防医学项目——导师制教学及效果评价[J].华夏医学,2004,17(4):611-613.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闽政办[2011]83号)

作者简介:邱占林(1985-),男,福建上杭人,工学硕士,助教,主要从事煤田地质与工程地质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郭玉森(1963-),男,福建莆田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通风安全与矿井灾害防治.

相关论文

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质量工程

本论文是一篇高等教育方面本科论文字数要求,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质量工程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等教育及教学管理及教师。

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质量工程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关于高等教育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质量工程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