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

时间:2024-01-28 点赞:50977 浏览:10396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植物园论文范文,关于植物园相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植物园及精灵及自然环境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植物园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尽管上海市区拥有不少公园绿地,但是城市儿童和大自然的疏离,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深刻感受到的.由于工作的关系,植物园的科普团队和志愿者们,常有在夜间于园中巡行的机会.植物园内各种动植物不同于白天的表现,以及植物园在夜晚呈现出来的静谧氛围,都让这些有幸夜游的人格外感动.上海植物园从2009年起,依托园内丰富的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在暑期向小朋友们推出“暗访夜精灵”――上海植物园夜游活动,分享夜游的体验.活动名称中提到的“夜精灵”,指的是在植物园内栖息繁衍的各类昆虫,以及刺猬、蝙蝠、蛙类等小动物.通过在夜间走进植物园进行“暗访”,与这些惯于在夜幕下活动的动物近距离接触,孩子们会看到一种别样的、并非钢筋水泥的沪上风光.

“自然控”的独家分享

上海植物园优美的环境,使这里成为热爱大自然的科普志愿者的聚集地.就职于植物园的科普团队,更是都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可谓货真价实的“自然控”.“暗访夜精灵”这项颇具特色的活动得以出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普团队和志愿者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们曾经有过的夜游体验.

尽管此前也有其他科普场馆开展过夜间活动,但大部分时间都在露天环境中进行的“暗访夜精灵”,对上海植物园的科普团队来说仍然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不同于生物爱好者团队的结伴夜游,科普活动既需要良好的组织,也需要一些“兴奋点”.在这两个方面,上海植物园为举办“暗访夜精灵”做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工作.

“暗访夜精灵”的组织和讲解人员,大都具有生物学背景,或者接受过“自然导赏”方面的训练,并懂得如何引导人们观赏动植物.上海植物园“自然导赏员培训班”的学员,学成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暗访夜精灵”的讲解员.针对志愿者开设的“自然导赏员培训班”,分为春季的初级班和秋季的高级班,向有志于在园内担任志愿者的人们讲授植物、野生动物等知识及与人沟通的技巧.这样的“人力储备”使“暗访夜精灵”的参观过程一点儿都不沉闷.

上海植物园内拥有许多难得一见的植物,比如晚香玉、紫茉莉(多在晚间开花)等.如此优美的环境,也吸引了如天牛、独角仙、刺猬等大量野生动物在此栖居.为了让“暗访夜精灵”的旅途更具可看性,上海植物园还特别在科普教室附近种植了紫茉莉,让课堂也充满“自然的气息”.

植物园的科普团队深知,“暗访夜精灵”的“生命之源”,在于能亲眼看到各种有趣的动植物.因此,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上海植物园的科普团队会在每年活动开始前进行“踩点”,精心设计出最佳的动植物观赏路线.

3小时活动绝无冷场

长达3个多小时的“暗访夜精灵”活动,实际上包含了热场活动、科普讲座和“暗访”3个环节.从热场活动开始,“暗访夜精灵”就力争做到引人入胜,绝无冷场.在等待“暗访”的这段时间里,青少年可以先进行植物观察、钓小龙虾、昆虫拼图、植物染色、香草采摘、香草茶品尝等活动,融入探索大自然的氛围.

举例而言,一项名为“嗅觉的小旅行”的活动,就是让孩子们罩上双眼,嗅闻和触摸在“野外”找到的各种水果,然后在黑暗中循着家人的呼唤会合,一起回到营地来确认识别的结果.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了解到一个常被他们忽视的道理:在夜游活动中,通过嗅闻、触摸、倾听等渠道接收的信息,与视觉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些体验可以让参与者在接下来的“暗访”之旅中,更容易进入角色.

热场活动之后,是一场简短的科普讲座.植物园工作人员会介绍园内动植物的整体情况,并叮嘱一些夜游的注意事项,特别是不得捕捉和采摘任何动植物,以保证其他参与者的观赏效果.


而后,活动进入了最为重头的“暗访”环节.这个环节几乎每一分钟都不容错过.为了保证不惊扰园内的野生动物,所有参与者分为2组,在自然导赏员的带领下,分别以顺时针和逆时针环绕植物园,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看到基本相同的生物.

观察萤火虫是“暗访夜精灵”活动中诸多精彩的“卖点”之一.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里,能看到大群萤火虫的地方并不多,因此这成为“暗访夜精灵”受到人们关注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植物园里也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夜精灵”值得探访.在旅程中,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可能会遇到正在织网的蜘蛛,上演“金蝉脱壳”的蝉等许多只属于夜晚的生命奇观.遇到这些情景的时候,植物园的科普人员就会让大家停下,在蜘蛛网前屏息凝神,等着看是否有夜行的飞虫自投罗网,或者仔细观察成长中的蝉如何脱下它们的旧壳.

在每年的“暗访夜精灵”活动中,都会有参与者因为激动或过于喜爱而试图捕捉某些昆虫的举动.每到这时,植物园的科普志愿者就会“毫不留情”地阻止.而那些参与者最终也会明白,他们一时不快的小小“牺牲”,会让更多人有可能看到精彩的生物世界.整个游园过程,就是在这样一种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氛围中进行的.

“暗访夜精灵”的是灯光诱虫,也就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将它们吸引到人群周围.数不清的昆虫被灯光引诱而来,或绕着灯泡飞舞,或停留在白色幕布上,可以让人近距离观察.此时,如果站在幕布后面,人们就能欣赏一场“昆虫电影”,观察到昆虫的剪影或者飞行的轨迹.

4年过去,“暗访夜精灵”已经成为上海植物园最重要的品牌活动,很多家庭已经不止一次参加.但由于“暗访夜精灵”只在暑期的7月和8月的周末举办,“时间窗口”极为有限.而且,这项活动在户外举行,易受天气影响,碰到刮风下雨就只能取消,使得活动的机会更加稀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暗访夜精灵”活动每年只能举办不到10场.在2012年夏天,由于报名人数实在太多,这项活动共举办了14场,除原定的8次周末场外,还在周三增加了3场,并为2家环保组织增加了2个专场,与周边社区合作举办了1场公益场,使活动受益人群进一步扩大.

“暗访之旅”成就自然界的探索者

在“暗访夜精灵”活动中,孩子们无疑是主要的探索者,而不是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者.充满神秘色彩的探索之旅,往往会让他们格外激动.通过“暗访夜精灵”,上海市的青少年得以了解这座城市的另一面.这种接触自然的方式,深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与好评.

孩子们的家长也会被“暗访夜精灵”的探索乐趣所感动.一位家长在微博中写道:“夜晚的植物园,是夜精灵们活动的天堂.有忽明忽暗的萤火虫;有跳来跳去叫个不停的纺织娘;有长得像火腿肠的止血的神奇植物等了解它们,就会带着敬畏的心亲近自然.”

这些家长的感受,正是“暗访夜精灵”活动设计的目的.通过“暗访夜精灵”,上海植物园内的科普团队把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分享给许许多多的市民.走进夜色中的植物园观察和探索的过程,可以让城市人逐渐回味起自然界的乐趣,重新认识尊重生命的内涵.

“暗访夜精灵”也降低了博物学在人们心中的门槛.在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上海,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山川、溪流和原野.而“暗访夜精灵”活动的出炉,使青少年可以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享受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从而使他们可以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基地简介】

上海植物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南部,1974年起筹建,1978年正式对外开放,占地81.86公顷,是一个以植物引种驯化和展示、园艺研究及科普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内展示的植物以长江中下游野生植物为主,并为城市绿化收集和筛选大量的园艺品种,到目前为止,共收集3500种、6000多个品种供人观赏.

【专家点评】

该活动从设计上来讲教育目标明确、基本思路清晰、计划结构完整;从活动内容上来讲,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了植物园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资源,并找到了“夜间”这一独特视角;从活动的引导上讲,注重“自然导赏员”的学习和培训,为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储备了人力资源.同时,活动的组织除了关注知识的获得外,更贯穿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态度.上述几点促使该项活动具有趣味和特色.

希望在不同季节能设计出更丰富多彩的参与式科普教育活动.

相关论文

辽宁大学的科普教育基地

这是一篇关于博物馆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辽宁大学的科普教育基地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教师专业与博物馆及大学生及文化教育方面。

辽宁大学的科普教育基地

本文是一篇博物馆论文范文,博物馆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关于辽宁大学的科普教育基地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博物馆及大学生及文化教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