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教改实践

时间:2024-02-23 点赞:43306 浏览:8213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机电一体化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高职机电一体化教改实践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机电一体化及多媒体教学及教学改革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机电一体化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根据机电行业对人才能力的培养要求,改革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改实践

随着现代化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对模具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培养能够满足当今中国机电行业需要的具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目前在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误区: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二是教学与生产岗位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接受工厂较长时间的再培训,延缓了上岗的时间.面对机电行业对“零距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就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本文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改革的基本思路

通过组织教师对高职教育在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讨论,弄清专业的目标定位,通过考察参观和学习讨论,发现学生对工作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有距离,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决定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考核;让学生怀着目标、带着问题去学习,在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中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实行工学结合,加强项目训练(基于学习的工作)环节和顶岗实习(在实践工作中的学习)环节.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方案

(一)改革课程设置

根据模具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生产岗位的需要,我们通过认真调查、专家认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调整与改进,减少了一些课程上的理论重复,将一些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设置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液压传动》、《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主要专业技术课程,突出了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在质量评价中,实践课与理论课同等对待,实践技能考核不及格的不予毕业,从这些硬性措施上保证了课程改革的落实.

(二)改革教学方法

1.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易于接受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鼓励教师重新组织,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更容易地从课堂中形象生动地获取专业知识.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已有多门职业技术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中也包括利用从企业、交流会等收集的影像资料教学.

如《机械设计基础》的连杆机构课程教学,将连杆运动做成动画,把常用的机械设备的连杆部分拍成照片播放给学生看,学生一看明了,使深奥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

2.现场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加大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力度,组建多个专业实训室和实习工厂,利用实训室、机械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和潇湘鸿大模具有限公司实训资源,将学生带到工作现场,边讲边练,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采用虚拟技术教学,仿真实训

对于一些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课件教学均不易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内容,采用虚拟实验演示的方法,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如《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中的数控铣床编程加工,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或一般的多媒体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建立数控编程仿真加工实训室,利用仿真编程软件,学生根据虚拟零件加工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编制程序,并进行加工演示来验证所编程序的正确性,使学生在模拟岗位环境中,在可控状态下完成实训教学.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设施、设备是实习教学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要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必须切实建设好校内外实习基地.

按照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职业学校应建设相对完备的,具有一定先进性的,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相适应的校内实习基地.添置的设备既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还要具备足够的数量.机电一体化专业有了校内实习基地,就可以按照实习大纲和企业用人要求适时调整实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合理设计实习课题,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了保证.当然,专业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法达到建设要求.

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现代企业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以满足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的需要.学生在企业中实习,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生产设备,学到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拓宽视野,并且能学以致用,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同时学校在与企业的交往过程中,还可以了解现代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并征求企业对学校办学的建议,以便对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与调整.

三、考核方式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传统的单一终结性课程考核方式不利于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本专业采取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以证代考等多种教学评价方式,全方位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形成性考核是职业技能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的重要措施;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形成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思想道德,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作业习题,动手能力等;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考核内容分掌握(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所学的内容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熟悉(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内容,并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了解(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程度和逻辑性思维)三个层次,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大纲的统一要求.

(一)公共课

以终结性考核为主,形成性考核为辅,部分课程实行系部、学院统考.

专业基础课

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导思想,每门主干课程都建立科学合理、便于实施的考核标准,考核可采用笔试、口试、实作等方式进行.

(三)专业技术课

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实施方案合理性、科学性与实际操作过程,结合实践结果(作品)综合加以评定,以实作能力来确定考核成绩.(四)以证代考

部分课程融入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和国家统考挂钩,实行教考分离,“以证代考”.如必须取得车工(或数控、钳工任选一门)中级技能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必须通过国家英语AB级考试.

有了正确的改革思路,有了明确的改革目标,能够有的放矢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有了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的教学改革肯定是成功的.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能力,教学效果得到了较明显的提高.当然这中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与不完善之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课程组成员不懈探索和实践,高职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将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