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势

时间:2024-03-06 点赞:51550 浏览:10576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地方本科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势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高等教育及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就业环境对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竞争能力相关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探讨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环境.通过对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与分析,将对推进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高校音乐专业就业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经过50年,特别近2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有200多所高等专科学校或升格或合并组建为普通地方本科院校,这类院校在经过建校初期的规模迅速扩张后,近年来逐步将发展的重心转向内涵的提升上.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迅猛发展着,因此,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像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了音乐系(学院),并开设起了相关专业.

自1999年至2009年的十年时间,地方本科院校仅音乐、舞蹈二个专业的在校学生人数就翻了几番,这对于全面提高国民的艺术素养,加快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应该清楚的看到,这类学生往往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就业面相对来说偏窄,再加上大规模的招生导

致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就业的供大于求、择业期望与现实存在差异、就业意愿过于集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致使这部分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而且,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2008年的73.8%下降为2009年的68%.因此,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已经存在着一定的危机,若不及时调整、解决,就可能导致矛盾的进一步发展、激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1998年,我国将创业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开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教育方法和方式的改革与创新,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同志多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把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表现为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率下降;就业结构性问题显现;择业期望与现实存在差异;就业意愿过于集中等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机制的深入改革,大学的就业竞争力逐渐成为人们常常提及并关注的话题,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也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不断地丰富.


笔者作为地方高校的招生就业管理人员,以我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该校音乐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以及应对措施提出一些自己看法.

一、专业定位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地方高校要发展壮大,就要不断深化改革,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明确自身培养人才的方向,合理配置专业结构,从而走出一条以区域经济需求为依据,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的办学新路.同样的,音乐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阶段相适应重点突出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同时将自身的优势专业打造成品牌专业,并且进一步推动新的就业市场的开拓.充公发挥地方高校的办学优势,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办学特色,体现专业特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地方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转变学生传统、保守的就业观念,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可以建立创业示范和实践的基地,采取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学生就业率和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高校要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认识,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了解职业发展规律和大学生就业形势,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了解求职择业应具备的各种素质,通过多种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工作适应性以及发展潜力,形成适合学生特点的人才发展目标.

从新生进校开始,就要引导他们树立目标意识,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科学地制定职业发展的总目标及各个发展时期的具体目标,将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目标紧密相连.高校要将共性开发和个性挖掘有机的结合,更好的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给大学生的成才提供强大的助推力.在引导学生在不断认知自我和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锻炼和提高个人总和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

三、校企联合,建立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的从创新到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校企联合让高校在产业上起领头作用,同时也通过创造新产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要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为实习和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完成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同时有可以解决地方高校设备相对落后和资金投入不足的瓶颈问题.因此,在专业规划设计上,要将艺术实践、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就业工作体系,特别要与广大企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以企业为实习、就业基地检验、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专业发展指导由学校向社会企业延伸,开创高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四、开展专业实用的认证培训

作为专业的艺术人才培养机构,音乐专业可以开展一些专业性的实用性强的认证培训,比如全国音乐教师等级认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考级等,建立一套体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认证,可以极大程度增加学生就业的成功法码.

我们做为教育者,要有一种居安思危的超前理念,这也是不久的将来地方高校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另外,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观念的陈旧、保守,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到农村或偏远地区去工作,想集中到城市就业,这样就给城市就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出现人才相对过剩,而农村或一些偏远地区则出现人才匮乏、紧缺,供不应求的现象.这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目前也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应的各项优惠政策也纷纷出台,基本实现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各院校也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对毕业生竞争实力的培养.这些应对措施使学生的就业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这些措施及研究工作仅停留于如何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层面的研究,没有从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发展规模、就业市场调研、专业结构布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研究.因此,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思考,希望能够给未来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