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4-01-18 点赞:48043 浏览:9449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学年毕业论文,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大学生及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方法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教育环境、教育客体、教育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此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传统显性教育的基础上加强隐性教育.本文分析了隐性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高校应从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虚拟形态四个方面大力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 键 词高校隐性教育思想政治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采用显性教育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的、直接的灌输,教育者的意图、目的非常明确.随着当代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显性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我们应对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反思,继承传统方法的优秀之处.同时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高校的做法,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的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高校采用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1.1教育环境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的多极化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经济的优势通过文化产品等各种途径大肆宣扬西方制度和价值观,中国的主流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缺乏足够的认知、选择、思考和批判,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人生观、价值观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有些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急剧变化.

从国内形势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环境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泛滥等现象.

1.2教育客体接受方式的现实需要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要求我们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从教育客体来看,新时期的教育客体是“90后”大学生,他们成长在一个经济迅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这样的成长背景和成长阅历使他们在思想接受方式上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在思想上,“90后”大学生的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喜欢独立思考,自我选择性极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在行为上,“90后”大学生喜欢张扬自我的个性,他们创新求异,很少出现趋同现象.在生存环境上,网络是“90后”的生存环境特征,他们与网络是鱼和水的关系,他们习惯了用网络获取接收信息.同时“90后”大学生身上也暴露出很多的缺点.很多“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奉行利己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较差.在生活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

1.3教育效果亟待增强的迫切要求

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我说你听,我令你行”的强制灌输式的传统思想教育模式.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两课”,老师硬性单向输出理论知识,老师停留在道德知识和伦理的宣讲上,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课”教材的陈旧和课堂上忽视或回避社会热点问题等现象,使学生对“两课”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课堂教学没有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传统的显性教育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达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为了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然要求实现教育方法的创新.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2.1隐性教育的内涵

所谓隐性教育,是对应于显性教育方式而言的一种教育方式,显与隐是二者各自的基本特点,也是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显性教育是一种显露的、直接的“有形”教育,而隐性教育则是一种隐藏的、间接的“无形”教育.隐性教育是指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

2.2隐性教育的特点

(1)隐蔽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两课对政治理论进行宏观式宣传.而隐性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不是非常外显和直截了当的,隐形教育往往借助丰富的教育介体,将教育的目的和意向潜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各种活动中,能够有效覆盖生活空间.

(2)开放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利用课堂进行硬性灌输,通过教师讲授来完成教育目的,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隐性教育的教育途径是开放性的,教育方法是愉悦性的.以不同的方式、角度、途径、层次对大学生施加全面的、综合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

(3)自主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重视单一主体,重视教育主体的单向作用,忽视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平等和双向交流.而在隐性教育中,教育角色意识的淡化使大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教育主体能够以平等身份进行互动交流,避免了直接的、明显的外部强加的意图造成的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教育客体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能够激发参与意识,通过教育客体自身的同化、接受和顺应达到教育的作用.

(4)持久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教育主体的说教为主,教育客体的心理状况容易出现反复.而隐性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接受行为,是自我选择的过程,教育效果也更加巩固而持久.在隐性教育中,个体的顿悟和内化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教育客体形成稳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给教育客体带来长久的、深刻性的影响.

(5)非预测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课堂的考核来定量定性分析,而隐性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对教育客体的内心带来激荡和变化,所以隐性教育的教育结果是非预测性的.

3高校如何发挥隐性教育功能

3.1物质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物质环境包括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基础硬件设施、自然人文环境等在内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场所,从总体来说是显性的物化形态,但它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校园环境中的雕塑、石刻以及建筑物,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积淀了一定的历史与传统的文化价值,述说着大学的文化和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同化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能对学生的优良思想品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熏陶作用.

3.2制度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制度环境包括管理理念、规章制度、管理者工作作风等方面.首先高校应该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高校管理工作也应该规范管理、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大学生的过程.同时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参与的理念,提升学生行使权利的能力.其次高校应该优化管理环境建设.高校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包含有平等、自由、严谨、公正等思想内容,因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的制度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而且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人格等健康发展.最后高校应该加强管理者自身建设.高校领导者公平的作风、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管理教师高度自觉的服务意识、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精神等,在无形中感染和教育着大学生.


3.3精神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塑造高校人文精神.大学生在入校后便会全面、无意识地接受高校文化的熏陶,并会对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政治氛围,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安全文明的生活氛围.其次要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对学生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品质,以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化学生.

3.4虚拟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而言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作为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渠道,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往空间,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对高校而言网络是实施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多样性可以淡化教育者的权威说教性,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应该优化网络信息资源,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首先,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网站,努力掌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一方面通过形式丰富多样的网络活动弘扬主旋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建立网络互动平台,了解广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及时解决,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网络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提高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运用能力.最后要提高大学生网络时间的管理能力,增强自律与自我约束,防止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之中.

相关论文

新形势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类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新形势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思。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类硕士学位论文,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

本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范文检索,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类毕业论文提纲,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及。

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类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思想政治教育及。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构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构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