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4-04-01 点赞:49075 浏览:9779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经济发展类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宁波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经济发展及职工培训及物流管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经济发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宁波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这给宁波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考验着宁波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型物流人才是解决宁波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分析了全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宁波市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浙江万里学院“三位一体”的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宁波;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通过并正式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宁波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并建设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根据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宁波市将加快物流业发展,建设交通集疏运网络,促进多式联运;建设第四方物流平台,推进企业信息化,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物流平台和基地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发展口岸贸易和物流外包,培育物流市场;加强开放、合作,促进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集商贸、金融、运输、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手段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且具备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对经营全过程进行管理能力和丰富经验的高级人才;具备国际贸易、国际运输和国际采购等国际物流领域的知识从事第三方物流操作的专门人才[1].然而,国内只有很少部分本科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每年培养的专门物流人才数量极为有限[2-3].据专家研究显示,即使在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目前拥有物流人才8万人,占第三产业人数的10.3%,而2010年上海物流人才需求量就达到了21万人.

2011年3月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认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这无疑给宁波这个以港口、物流为支柱产业的沿海开放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提供重大的发展机遇.在全国物流人才严重缺乏的背景下[4],宁波如何冲破物流人才“瓶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推进宁波物流人才培养的意义

港口是宁波最具优势的资源,是宁波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是宁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是适应现代港口功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港口城市以港兴城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对于推进宁波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促进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发展港口物流业是推动港口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是把宁波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环节,对改善和提升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宁波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近500亿元,物流总额占全市GDP和服务业比重分别超过10%和25%.根据《宁波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宁波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2020年的宁波经济发展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宁波将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宁波市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建设5大临港支柱产业、10大重点优势制造业行业、10大现代服务业行业.现代物流产业已成为宁波市重点扶持的10大服务产业之一.

因此,宁波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与宁波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具有区域特色的服务型职业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快培养熟悉物流服务对象、物流服务组织、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的物流一线技能人才培养,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宁波物流人才的现状

物流行业作为整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6].要促进宁波港口发展,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是关键.调查发现宁波物流人才缺失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物流人才严重匮乏,将严重影响宁波物流行业发展.2010年,宁波港货物总吞吐量已超过3亿吨,集装箱运输达

1000万TEU,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港和中国集装箱第三运输港.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计算标准,每增加1万个标准箱,可提供500个就业岗位[7].宁波在未来5年内,需要相关岗位人员达25万,与之相应的港口物流人才,如交通运输、仓储等行业,大专学历以上需求量至少在2万.通过对港口及相关行业调查研究显示,宁波最紧缺的物流人才是:集商贸、金融、运输、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手段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具备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对经营全过程进行管理的能力和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以及懂得国际贸易、国际运输和国际采购等国际物流领域的从事第三方物流操作的专门人才.

浙江省高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非常少,面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以及宁波“国际强港建设”对物流工程人才提出的更高知识和技能要求,本科及以下层次的人才规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浙江的工程硕士(物流工程领域)人才培养规模较小,每年培养总量不足百人.当前只有浙江大学等少数几所在杭州高校开展工程硕士(物流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浙江万里学院(宁波)经过多年的努力在2011年才刚刚取得物流工程硕士培养资格,而在舟山、台州、温州等沿海港口城市的高校还没有物流专业硕士培养资质.

(2)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据调查显示,宁波在主营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中,直接经营物流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占17%,但是物流专业毕业的人才还不足1%.宁波物流的快速发展与物流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形成了明显反差,严重地限制了宁波城市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步伐.物流企业整体大专学历以上员工比例不足20%,专业的物流人才比例不足3%.从事物流工作的员工多数是从企业其他岗位转过来的,在自身企业工作能够满足企业需要,但是在供应链管理,大物流的思维方面显得不足,对物流的发展不利.(3)政府不断加大物流人才培养投入力度.2006年起宁波市政府将港口物流人才列为宁波10大紧缺人才之一,要求整合全市高校、企业等教育与实践资源,通过建立“宁波市港口物流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模式,着力培养适应港口物流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年5月,宁波市计划在5年内投入7500万元经费用于10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港口物流人才培养便是其中之一.并决定从2006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职工培训专项经费1500万元(约200万元用于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约400万元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训,约900万元用于生产一线工人岗位初中级操作技能培训).其中并包含对物流人才的培训.如2008年11月21日,由宁波市物流协会与宁波市人事局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2008年《现代物流与采购管理》高级研修班在宁波市人才大厦开班.宁波市方太厨具、吉利汽车、井上华翔、韵升股份、舜发物流、宁海物流中心等23家重点企业的物流中高层管理人员40余人参加了为期6天的培训.培训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物流专家马晓峰、邱伏生等人担任讲师,重点讲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主题.而参加此次研修班的学员可以享受市企业职工培训项目30%的政府财政补助.2008年4月,港口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它将进一步建设适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和航海航空技术等学科专业,培养港口物流应用型专业人才,提升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能力.

3浙江万里学院物流人才培养对策

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在发展物流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宁波和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比起来,没有多大的区位优势,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也存在差距.在全国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现实面前,单靠政府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国内物流专业人才助推宁波物流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宁波市政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实施意见》,规定全市企业职工培训的目标:加快构建职工培训培养体系,发挥企业自主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发挥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发挥社会性培训机构培养技能人才的补充作用,逐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企业自主、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职工培训机制;培养一大批企业发展急需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生产一线工人.作为一所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浙江万里学院物流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也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人才培养准确定位:立足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物流专业自设立以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政、产、学、研”各界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形成常态化的沟通平台.通过举办物流沙龙、进行物流人才需求专题调查等形式,动态掌握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趋势.据此,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面向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管理部门中层,培养具有较强物流规划与项目管理能力、国际化的创新创业型“卓越物流师”.使人才培养定位深入植根于社会和产业需求.

(2)课程体系创新:校企共建、联合授课,课堂延伸到企业.基于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建立了“岗位群—能力要求—课程设计”的解析矩阵,与行业专家、高校同行共同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在夯实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前提下,面向地方紧缺物流人才需求领域,突出特色培养方向,完善“专业基础扎实、特色方向鲜明”的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按照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群需要的能力、职业素质和知识,融合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以作业流程为导向,设置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与物流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适应与迁移能力.在此基础上,校企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把部分专业课程学分适当放大,分两段教学,前一段为学校日常课堂学习,后一段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根据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开设对应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全程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

设计了多层次、渐近式、不间断的校企合作模式,全面提高企业的参与度,保证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动态结合与螺旋式提升.如:一年级由名企老总进行专业引导,二年级组织“企业精英俱乐部”,并与物流中高端职业资格认证相对接.三年级聘请企业中层主管担任专业导师进校授课或到企业现场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物流师考试、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四年级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实训和顶岗实习.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能力层次及校企合作手段如表1所示.

(3)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3+1”、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双证书”模式的有机结合.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扎实开展“3+1”校企联合培养.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3+1”模式是校企联合培养的载体,即前三学年以在校理论学习为主(企业参与),后一年以校外企业实训实习为主(学校参与).根据企业对物流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校企联合办班,进行化人才培养.学校先后与人保集团联合开设了“人保班”,与维科集团合作开设了“维科班”、与众信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人力资源班”、与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分行合作开设了“金融班”等,共培训了物流金融、采购与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是一篇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经济发展类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宁波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经济发展及职工培训及物流管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经济发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等物流相关专业人才150多人.

与国内外中高端职业认证机构合作,开展“双证书”人才培养.结合产业对物流人才专业技能的实际需要,与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PS)、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权威行业机构进行课程对接和职业认证.一是与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职业资格认证实现了课程对接,ILT专业讲师为该校学生开展了授课和培训,已有20多位物流专业学生考取了ILT二级证书.二是与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PS认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高级物流师认证实现了课程豁免,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参加相应的考试,豁免一定的考试科目.(4)教学手段创新:推进以合作性学习为特征的研究式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理论教学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的研究式教学方法.通过以知识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为目标,以课程教学内容重构、方法设计为切入点,以课题性研究式学习途径延伸学科系统化的知识传授,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相结合为主要过程,形成培养学习能力的研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网站上提供量大面广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料,并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性研讨,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习.合作性理论教学的内容也可以突破原有的学科体系,进行跳跃式设计,把大量空间留给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实验教学采取融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的“自主式”训练方法.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实验教学过程,实行“开放式”实验项目管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出题者、组织者、指导者与裁判员,从查阅资料—制订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到撰写实验报告的整个实验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自行选题、自行拟就实验方案、自行预备实验、自主完成实验、完成分析报告、学生自学自教;允许学生分次完成同一个实验项目,允许学生对于同一个实验项目采取不同的实验方法,用同一个实验技术解决不同的实验问题.

建立能力本位的发展型、多元化、过程性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标准,以鼓励学生形成批判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目的,主要围绕学生对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理解程度展开,试卷测试、平时作业与表现和合作性学习都占一定的比例.其中,合作性学习成绩包含个人学习成绩与小组学习成绩两部分,个人学习成绩的评价以个人学习报告与论文为主;小组学习成绩以合作状况、记录材料、报告结果、小组发言、讨论质疑与答问等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5)实验平台创新:三方合作,校企共建实验室,全面提升实验效果.依托财政资助的“港口物流实验室”和省财政厅资助的“商贸物流实验室”,鼓励知名物流企业与学校共建实验室.基于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项目需求,该校与物流企业、物流软件服务商开展三方合作,并实现了“三赢”.浙江万里学院提供场地、师生研究力量,保证了项目的二次开发和持续优化,使物流企业和物流软件服务商的合作更加契合、深入和持久;同时,学校获得了免费的软件使用权和基于实际项目的实验机会,充实了实验室内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效果.目前已开展的合作项目包括:同奥林科技、宁波市口岸协会共建“国际货代实验室”,同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电子口岸共建“港口物流实验室”,同宁波热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核心客户共建“电子商务实验室”等.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浙江万里学院物流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两年数据统计显示,浙江万里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2010、2011两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达3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创业率屡创新高,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创业率高达10.32%,毕业生主要进入政府物流管理部门、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管理单位等.

宁波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合力,才能解决好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物流人才,为宁波的经济发展提供很好的保障,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宁波物流人才的必由之路.

4结论

在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鼓励健康发展物流业的背景下,加大港口物流应用型人才在本地的培养力度,强化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解决物流人才缺乏问题的重要举措.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在发展物流行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实现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关键是靠教育、靠科技、靠人才.作为一个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高校,浙江万里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以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创新及实验平台创新为基础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受到了宁波物流企业的广泛欢迎,为宁波市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关论文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与实践

本文是一篇物流管理论文范文,关于物流管理相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与实践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物流管理及物流工。

高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关于会计学及实践教学及会计实践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会计学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高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