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时间:2024-01-08 点赞:52889 浏览:10961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汽车检测论文范文,汽车检测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汽车检测及教学改革及汽车维修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汽车检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汽车类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各职业院校都在进行,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结合我院正在进行《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来探讨下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关 键 词: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03-02

1汽车类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近几年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后续市场的前景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和企业实际所属要的还有很大的差别.从企业的角度归纳为以下几点:(1)学生无法迅速适应岗位需要,一般都是在两三年后才能胜任岗位;(2)动手能力差、交给他的项目完成不了;(3)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4)知识面广,但专业能力不突出、不精专,特别是不懂生产流程、工艺要求;(5)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不强;(6)眼高手低,不能从基层做起.直接反应到我们学生在校所学习课程内容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明确,具体表现为如下.

1.1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专业课程中,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存在着结构不合理问题,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程先后顺序,比如说《大学物理》、《汽车电工电子》、《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三门课开设的先后顺序;二是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学生的学习也是界限划定,不符合现代生产和生活具有综合性、变通性、流动性的需要;三是专业课程门类繁琐过多,内容交叉,课程设置缺乏宏观、统筹及整体优化.比如:《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与维修》与《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中部分理论与实验重复.教师教得卖力,学生学得乏味.这三个方面的表现使汽车专业课程结构失去了合理性,既不合乎现代专业课程创新、更新、革新的要求,又不合乎现代科技知识之间联系、渗透、结合的特点,因而难以培养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性的实用人才.

1.2专业课程缺乏实用性

有些专业课程缺乏实用性,仍然停留在知识传授阶段,而知识、技术等也都是过时的,跟不上需求,因而缺乏实际的应用性.据学生们反映,课程中的内容听起来都没有问题,教师讲的头头是道.但是,与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仍觉得用不上.这种与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的课程,在各学校课程结构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1.3专业课程呈现方式呆板,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专业课程呈现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教材编排方式.包括教材内容的安排以及编辑方式等.(2)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针对这第一点而言,专业课程的呆板性主要表现为教材缺乏新颖性、形式单一、不生动活泼;对于第二点而言,专业课程的呆板性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多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1.4专业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联系生活不够

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具有实践性,因为学生学了主要是为了就业的.而现实中许多专业课程内容则缺乏实践性,联系生活不够,学生学的是死知识,不能用,不能举一反三.坚持实践性,则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和探究,而从原理到例子,则使学生学会了接受和服从.

2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凸显:“自成一体的实践环节”和“专业综合实训”

2.1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有与时俱进的思路

汽车类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以机械、电子为特征的汽车产业的需要,着重于应用型技术课程的开设.如《汽车电工电子》、《发动机原理与汽车性能》、《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必须与当代汽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要紧密联系实际,要以当今具有代表性的轿车作为典型,及时补充更新教材,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汽车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必须用新的教材来代替陈旧的教材,课程的设置也应作相应的重组.几年的教学使我感受到,传统的《汽车修理技术》课是对以机械装置为主体的汽车进行故障的判断和对受损部件进行修复,显然这样的课程内容是不适应对当今汽车维修的需要.并且,本门课程有过多的知识和《汽车构造》的内容重复,使学生感到学习知识的疲倦性,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把课程设置重新的进行调整,取消《汽车修理技术》这门课,可以增开《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三门课.内容上,坚持以“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知识点选取,以系统的学习现代汽车的检测手段和维修方式,掌握先进的汽车维修技能.


2.2“自成一体的实践环节”课的设置

在以往的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方面独立存在的实践课往往得不到突出,表现出来的大多是“理论型”课程过多.即使部分设置了具有实践技能要求的课程,也大多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教室里的理论课与实践课交替进行,没有设置能够完全在实训室进行的“自成一体”实训课.这样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很显然在理论上达不到本科生的水平,在动手能力上又与职校生有差距,将来在社会上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必须要改变这样的课程设置,设置能单独存在并完全在实训室完成的实践课,并保证有足够的学时.在“自成一体的实践环节”中,即使有少量必须要完成的理论教学内容也有在实训室进行,双管齐下,以保持该课程的完整性、连贯性.使学生在此类课程中,经过连续的实践过程,掌握一个具有完全由实践性活动构成的独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课程的设置里面将《汽车构造拆装实训》、《汽车电控技术实训》等课程设置“自成一体的实践环节”课,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更深一个层次.实践证明:此类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3“专业综合实训”课的设置

汽车类专业都是由核心教学内容和职业技能要求构成的.当然,为使每个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每个职业技能要求为学生所掌握,必须要对专业要求进行分解,将专业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理论课和实训课程.但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而不能很好的理解该专业的实质,就不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同时也难以达到培养的要求.这样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很难具有优势.所以在将专业技能教学分解的状态下,必须进行技能课程的综合,将专业中若干个核心技能要求重组在一起进行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整个专业的技能要求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驾驶实训(考取C1照)》、《顶岗实习》、《综合强化实训(考职业资格证:汽车维修工中级)》等课程,便能使学生在“专业综合实训”课的实践教学中掌握该专业的核心能力,清晰了解该专业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所设置课程的目的.

3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课程改革,使我感觉到要进行深刻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必须更新我们的观念,进而才能创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应体现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职业教育的特点.

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创建的基本思路

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尤其汽车类的专业课程.以我院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为例,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以汽车修理为模块,配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主干课程进行训练.本课程应以汽车发动机七个大岗位(发动机解体、检修曲柄连杆机构、检修配气机构、检修汽油机供给系、检修柴油机供给系、检修冷却系、检修润滑系)为模块的“机械系统检修”.学生通过训练,能够掌握发动机的拆卸、检修、故障诊断与排除等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同时也加深对各发动机机修岗位的理解,奠定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础.

3.2采用实例分析,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采用实例分析法进行教学,既可以做到边做边讲解,又可以让学生觉得实际汽车维修中的知识与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相连,使学生在真实的现场中感知、现场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操作技能.

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理论课讲过“检修曲柄连杆机构”这一节后,实习中,指导学生在实车进行活塞环的装配,先请一组学生按维修手册上的标准进行装配;再让另一组学生随意装配,结果起动汽车发现汽车动力性及其他发面的性能出现了问题,以此例,告诫学生修车的技术要求严格,一定要按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否则,正常的车在装配时也会出故障.

3.3积极推广参与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讲授为主,即: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结果导致了课堂不时出现“教师讲的汗水直流,学生台下睡的是口水直流”的局面.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个人认为在教学中要积极推广参与的教学模式,即“讲一,练二,考三”的模式,以此来优化教学过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检修配气机构中气门传动组的教学为例,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的时

本文是一篇汽车检测论文范文,汽车检测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汽车检测及教学改革及汽车维修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汽车检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候只讲凸轮轴、挺柱、摇臂和摇臂轴的理论,所有的理论课讲完后才去实验室进行实践,而这一节在考试的时候比例不到4%,并且多半知识点是理论.这样上课,其实就是教师将知识强行“填灌”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谈不上什么“深入理解”,而是变成了为考试而学习的.然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讲气门传动组这一节课前带领学生先到实验室对其进行拆装,然后再上理论课,讲完课后再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练习拆装,在训练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问,教师现场立即解决,考试的时候是将这三部分内容(理论部分占35%,两次实践各占20%与45%)都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上课方式,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提高.

总之,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要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不断的改进专业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和深化教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最重要的职责.

相关论文

高职经济类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考试法

本文是一篇教学法论文范文,关于教学法毕业论文范文,关于高职经济类专业课程项目教学考试法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教学法及高职教育及。